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管理决策

2025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规定全新修订及实施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13 12:01:1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19   


为了促进员工职业发展,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确保员工在职业技能、思想等方面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管理目标,我们制定了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培训宗旨

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常态化培训。

四、培训职责

1. 行政部作为培训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2. 其他各部门需协同行政部进行培训的策划和实施工作,并组织部门内的技能、操作规程等相关培训。

五、培训内容

1. 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是为了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等,以便新员工尽快适应公司环境和工作模式。

新员工岗前培训遵循“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新员工培训是员工所在部门和行政部的共同责任,应在报到后一个月内完成。

培训内容包括由行政部组织的企业常识培训和部门安排的具体培训。常识培训包括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机构、相关政策和制度、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等,培训时间不少于2小时。部门培训包括部门负责人介绍、车间安全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等,培训时间不少于3小时。

未参加培训的新员工,在试用期满后不得转为正式员工。

培训结束后,行政部需将培训记录归档。

2. 知识培训

知识培训是对员工进行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新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以及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新知识。

3.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针对在岗员工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应用、发挥和提高。技能培训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和基层员工培训。

高层管理人员:培训重点在于提高其对市场环境的洞察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内容侧重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系统管理理论和技能,如管理学、领导科学与艺术等。培训方式主要以外培为主。

中层管理人员:除了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负责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还需加强工作改进方面的培训,如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的改进等。培训方式采取内外部相结合的方式。

四、专业培训项目

公司根据员工不同的业务背景和职责,安排参加各类专业培训项目。这些培训项目旨在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以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五、员工进修与提升

公司为推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技能提升,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进修机会。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脱产进修:派遣员工前往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专业深造,以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2. 专题培训:根据业务性质,组织员工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十二、教育与训练计划

一、概述

本公司的教育与训练计划包括年度训练计划和月度实施计划。我们致力于通过持续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满足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

二、年度训练计划

1. 行政部每年在11月初向各部门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负责人结合实际情况汇总后,于12月初前上报行政部。

2. 行政部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培训需求调查、人事考核和人事档案等信息,制定年度训练计划。

3. 年度训练计划应包括具体的负责人、训练对象、目标、内容以及预算等。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

三、月度实施计划

各部门根据年度训练计划,于每月25日前制定下月的实施计划并送交行政部备案。

四、额外与临时培训

1. 对于部门内部组织的、不在公司年度训练计划内的培训,需填写《部门计划外培训申请表》并报行政部审批。

2. 临时提出参加各类外派培训的员工,需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同意,并填报《员工外出培训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报行政部备案。

五、训练实施与调整

1. 训练实施过程原则上按照行政部制定的年度训练计划进行。如有需要调整,需向行政部提出申请。

2. 行政部负责对训练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并以此建立训练档案。

十三、效果评估

一、行政部应通过训练效果考核提高训练效果,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培训或改进训练方法。

二、训练效果评估可与训练考核结合进行。常用的评估方法如下:

1. 课堂考核,包括课堂纪律和态度。

2. 考试、现场操作、工作笔记和案例分析。

3. 日常工作应用或业绩。

4. 工作改善计划或方案的实施。

5. 分享、授课或主持研讨会等。

三、公司组织的各类训练必须进行效果评估,以了解本次训练的效果,并确定未来的训练方向。

四、训练结束后,学员应将在训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中。行政部将了解学员行为的改变程度。

五、效果评估与考核的目的是促使学员认真学习、评价本次训练的效果,并督促学员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六、受训者是训练考核的对象,训练结束后可要求写出训练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上的进步,与训练成绩一起放入个人档案。

七、如员工达不到训练要求,视情况可要求员工自理部分或全部训练费用。

八、行政部每年底对训练效果及要求进行总结,并通过季度训练计划的实施进行修正。

十四、训练管理

一、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前提下,员工有权要求参加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训练。

二、经批准的训练员工有权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三、训练期间,员工不得故意规避或不到。

四、训练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十二、教育与培训计划概述与实施方式櫛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一套完整的教育与培训计划至关重要本公司的教育与培训计划包括年度教育计划和月度实施计划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以持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为核心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确保公司的业务战略和员工发展得以实现有效协同跟进进程并为推动组织的繁荣进步提供支持协作和提升流程严谨执行氛围进而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同时遵循以下步骤制定和实施年度教育计划首先由行政部门向各部门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部门负责人汇总后上报行政部门行政部门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人事考核和关于因工作原因需外出参加培训的员工,如果涉及的培训费用达到一定数额,应与公司签订培训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员工在培训结束后应适当延长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具体标准如下:

一、对于公司为员工支付的单次或累计培训费用在5000-20000元范围内的,员工在培训完后需延长三年劳动合同期限。

二、若公司为员工支付的单次或累计培训费用超过20000元,员工在培训后需延长五年的劳动合同期限。

三、如果员工的脱产培训时间超过三个月,每超出三个月,原劳动合同期限应相应延长两年。

四、如果员工未能按照约定完成服务年限或在培训期间辞职,应按照约定赔偿公司相应的经济损失。

五、关于外派培训

通过外派培训,使公司人员学习业界先进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外派培训内容包括:法令规定的课程、特殊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课程、各种取证考试、海外交流考察以及企业经理人进修培训等。外派培训的形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培训。

具体的外派培训计划应在新年度开始前提出并报批核准。临时外派的申请人需按照既定程序提出申请,经过部门、行政及总经理的审批后执行。参加外派培训的人员的人事关系应在公司,并应有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愿。他们应填写《员工外派培训表》,并在返回公司后的一周内提交学习日志给行政部。个人参加培训结束后,须持结业证、考试成绩或其他证明材料到行政部备案登记。

六、关于职工培训的附则

员工若违反培训规定或其他纪律,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本规定中未尽事宜将结合具体情况由办公会讨论决定。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应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掌握职业技能的职工队伍为目标,以促进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职工培训应遵循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定向培训的原则。电气作业与安全操作指南

一、电气作业概述

电气作业是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操作。这些操作涵盖了各种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包括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以及防爆电气作业等。

二、高压电工作业

高压电工作业是指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一系列操作,包括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等。这些作业需特别谨慎,以防止高压和设备损坏等风险。

三、低压及防爆电气作业

低压电工作业涉及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操作。而防爆电气作业则专注于对各种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和维护,主要适用于除煤矿井下以外的环境。

四、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是运用焊接或热切割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作业。这包括熔化焊接、压力焊、钎焊等不同形式的焊接作业,以及适用于各种材料和工艺的热切割作业。

五、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是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地方进行的作业。这类作业包括登高架设、高处安装、维护、拆除等,需注意防坠落和安全防护措施。

六、制冷与空调作业

制冷与空调作业涉及对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运行操作、安装与修理。包括设备运行操作、安装修理等,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

七、煤矿安全作业

煤矿安全作业涵盖了煤矿井下的各种安全作业,包括机电设备维护、爆破作业、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检查等。这些作业需特别注意煤矿特殊环境下的安全风险和操作要求。

各类电气和安全作业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效率。在进行任何作业前,都应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风险评估,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煤矿井下探放水作业适用于矿井建设及开采过程中,涉及与煤共生和伴生的矿井。该作业是指在煤矿井下进行勘探和放水的工作,确保矿井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探放水作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由于煤矿井下存在着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如果不进行探放水作业,就可能会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矿井事故的发生。针对与煤共生和伴生的矿井,开展探放水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此类作业,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在探放水作业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作业的安全和有效性。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矿井下探放水作业的顺利进行,为煤炭开采和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中层管理想晋升,这三点你必须要懂
下一篇: 企业与员工发展规划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