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战略规划 [返回PC端]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交政策

发布时间:2021-06-11 17:28:20

讲师:宋承敏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718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交政策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二、历史回顾
1、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2、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着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3、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4、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5、陆上丝绸之路,起自古都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代表性的货物。

6、海上丝绸之路
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广东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7、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

尤其是在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扬州、福州等其他支线港组成。广州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宋末至元代时,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

后因明清海禁而衰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泉州;在东汉初年,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交往,到了唐朝,成为中国的大港之一,两宋时,靠北的外贸港先后为辽、金所占,或受战事影响,外贸大量转移到宁波。福州作为唐中期至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成为沟通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8、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等。

三、路线介绍
1、“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4、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5、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6、具体5条线
北线A:
北美洲(*,加拿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日本海海参崴(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即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蒙古国俄罗斯欧洲(北欧,中欧,东欧,西欧,南欧)

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

中线: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

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四、国内有关省份地区
1、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13省(直辖市)。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直辖市)。
共计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五、世界有关国家地区
一带一路包含44亿人口,占世界63%,21万亿美元,占世界29%
65个国家
中国、蒙古、俄罗斯

东南亚11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缅甸、柬埔寨、老挝、文莱、东帝汶;

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马尔代夫、不丹;

西亚北非16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埃及、科威特、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黎巴嫩、巴林、也门共和国、叙利亚、巴勒斯坦;

中东欧16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波黑、黑山;

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独联体其他6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克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

六、国家战略
1、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2、2015年3月,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3、2013年10月2日,*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七、基本原则
1、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2、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3、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4、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八、一带一路为什么前景光明?
(一)困难
1、现实障碍
2、经济不发达
3、*的想法
4、对我们的猜测

(二)、一定要做
1、过去,对外开放主要就是出口导向,引进外资
是必要的
和别人冲突
耗费资源,污染环境,付出了代价
外汇贬值
2、现在,进出口并重
进口高技术,战略性,资源,老百姓喜欢的消费品,奢侈品,增强国力的
开放市场,别人高兴
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相结合
对外投资,别人需要,钱出去了,企业出去了,技术出去了,员工出去了
3、确实是我们需要,别人也需要

九、扎实推进一带一路
1、市场导向

2、实力、能力、吸引力、影响力、说服力

3、三方:企业、政府和中介

4、解决14个因素
线上
线下
海关
检验检疫
关税
汇率
金融
语言
文化
法律
政治
经济
历史
外交

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1、战略抉择
2、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3、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
4、集中精力把自己事情办好
5、世界潮流
6、决不能放弃正当权利,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二)、国际社会和联合国
1、政治解决冲突
2、共同发展
3、联合国发挥引导作用
4、和衷共济,合作共赢

(三)、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1、发展和安全并重
2、权利和义务并重
3、自主和协作并重
4、治标和治本并重

1、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
2、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
3、坚定不移支持核安全国际合作
4、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1、文明是多彩的
2、是平等的
3、是包容的

(五)、中国的自信和自觉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六)、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十一、 推动构建
新型大国关系
(一)、顺应潮流,和平发展
1、和平成为时代潮流
2、多个发展中心
3、相互依存
4、难题和挑战,任重而道远
我们主张
共同享受尊严
发展成果
安全保障
中俄 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1、面向未来
2、合作共赢
3、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

(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1、中国梦和*梦相通
2、*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道路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国际社会也期待
世界稳定的压舱石
3、对话沟通,理解信任
4、加强合作,两军关系,国际协调
5、事在人为
双方有愿望
40多年的积累
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
220多对友好省州、城市,19万学生留美
2万多留华
未来有空间
6、原则
加强对话,增加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析
*贸易摩擦分析

十二、 做好周边外交工作
(一)、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1、世代友好
2、相互支持
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
3、务实合作
4、区域合作
1、政策沟通
2、道路联通
3、贸易畅通
4、货币流通
5、民心相通

(二)、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讲信修睦
2、合作共赢
3、守望相助
4、心心相印
5、开放包容

(三)、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1、历史上重视
2、现实上重要
3、好的,有优势,有潜力
4、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
5、深化互利共赢局面
6、推进区域安全合作
7、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
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
8、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十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 团结合作
(一)、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1、真
2、实
3、亲
4、诚

(二)、推动中拉关系
1、政治上真诚友好
2、经济上加强合作
3、人文上对话交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深化中阿合作
弘扬丝路精神
1、促进文明互鉴
2、尊重道路选择
3、坚持合作共赢
4、倡导对话和平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
1、共商,共建,共享
2、登高望远,脚踏实地
3、增进中阿传统友谊

十四、 积极参与多边事务
(一)、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1、和平发展
2、平等民主,兼容并蓄
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4、伙伴关系
5、做好自己,协调经济
6、金砖国家紧密联系

(二)、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1、勇于变革创新
2、同心维护和平
3、着力推进合作
4、坚持开放包容

(三)、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十国集团
1、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2、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3、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四)、弘扬“上海精神”
1、弘扬“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2、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3、着力发展务实合作
具体
开辟交通和物流大通道
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议
金融领域合作
能源俱乐部
粮食安全合作机制
4、人文交流和民间合作

(五)、共创美好亚太
1、共同发展
2、开放发展
3、创新发展
4、联动发展

(六)、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
中方建议
1、推动亚信成为覆盖全亚洲的安全对话合作平台,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
2、加强亚信能力和机制建设
3、通过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等形式
建立各种民间交流网络
4、增强亚信的包容性和开放型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交政策

上一篇: 《企业经营决策实战沙盘》(总裁班)
下一篇: 《企业经营决策与市场博弈实战沙盘》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