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培训
课程背景
组织发展(OD)在*等西方国家70载所形成的颇具西方特色的OD范式,历经坎坷,困难重重,长期处于严重“中年危机”状态,西方一些OD大师们竭尽所能也未能摆脱OD困境。我国企业引进OD十几年来,看似红红火火,实则漏洞百出,所缴学费与付出代价成倍增长。但是,组织发展又的确是未来组织生存竞争所必需的,只不过是OD(我们定义为传统OD1.0版)现有理念、思维、价值观、方法、模型和工具落伍了,而传统OD人又不断偏离组织发展大道,遂不受组织待见,而逐渐被边缘化罢了。 实践证明,从OD看OD,用单纯西方哲科思维和西方管理学成果无法拯救OD命运。惟有以现代组织发展大趋势、大转折和大需求为基点,融合东西方智慧,合体创新,全面重构组织发展,对传统OD(1.0)系统地迭代升级为OD2.0,打造全新OD(2.0)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重新武装现代OD人,才能全面破解OD难题。“重构组织发展”遂应运而生。
课程使命
本课程承担四大使命:
(1)响应组织诉求,直击组织痛点,规避组织发展老路、弯路和歧路,直达企业组织目标使命。
(2)解答西方组织发展“三问”,排除我国企业组织发展“水土不服”现象,打造具有我国特点的适应组织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型OD(2.0)体系和运作模式。
(3)由百年“求术”转型高维“问道”,将西方哲科思维与东方古老智慧叠加融合,合体创新,加快现代管理学体系建设步伐。
(4)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和新模型武装OD人,培养卓越的现代OD人才。
课程亮点 “重构组织发展”*亮点,也是最突出特色,就是原创开发,迭代升级和创新重构,打造新版OD(2.0)体系和运作模式。与现行OD(1.0)相比,本课程在组织认知、OD理念与思维方式、核心理论建构、组织理想模型设计、制度安排、OD循环操作模式和工具箱等若干维度进行系统创新、高维迭代和全方位突破,故此OD(2.0)非彼OD(1.0)也。
课程收益
本课程出发点是“管用”,基本点是“会用”,落脚点是“好用”。学员将通过科学的OD学习方法论,摆脱西方传统OD(1.0)思维束缚,开拓视野,扩大认知半径,掌握OD(2.0)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模型,懂得在中国组织土壤里,如何做OD和怎样做好OD,不再走传统OD老路,塑造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组织发展范式,成为卓越的OD管理人才。
课程对象 OD全体从业者(包括OD副总、OD总监、OD经理、OD专员、OD外部顾问等),HR、HRBP管理者,职业经理人,OD爱好者,管理专家、学者等。
课程核心内容锚点
本课程整体内容架构,按照先突破思维再建构理论后落地应用之逻辑顺序,共分三篇十章。【以实际授课内容为准】
理念篇
一、组织发展的发展史
1、OD在西方国家尤其是*70年发展历程,目前处境,存在问题、漏洞、缺陷和痛点及其成因。
2、我国近十年来引进OD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以及OD效果不佳,老交学费,总是走弯路的根本原因。
3、重构组织发展历史必然性。
二、重新认知组织,构建OD2.0新型组织认知观
1、组织发展与组织辩证观。
2OD(1.0)组织认知偏颇与组织缺失。
3、重新认知组织,构建OD2.0新型组织认知观内容体系。
三、重新定义组织发展,形成OD2.0全新概念系统
1、传统OD(1.0)自我定义偏差。
2、西方OD大师重新定义组织发展的历史难题。
3、OD2.0版全新概念体系。
4、OD2.0与OD1.0关系公式。
四、迭代升级理论系统,构建OD2.0 全新理论体系
1、传统OD七大核心理论缺陷与不足。
2、创建OD2.0十九大核心理论体系。
模型篇
五、创建组织理想模型
1、传统OD(1.0)致命缺陷。
2、创建19维度理想组织模型,病态组织相应表现形式,对OD从业者启示。
六、设计OD2.0组织架构体系,建造科学的制度安排
1、传统OD1.0在制度安排上问题与痛点。
2、OD2.0制度设计原则。
3、组织发展制度安排方案。
4、OD2.0组织架构体系图。
七、创建组织发展自我循环模型,成为OD从业者操作指南
1、传统OD1.0循环不畅的根本原因。
2、创建组织发展自我循环模型基本依据。
3、设计构建八阶段组织发展自我循环模型,为OD从业者提供操作指南。
工具篇
八、设计OD2.0新型实用工具,供OD从业者选择使用
1、传统OD1.0工具特点与不足。
2、打造新型OD2.0工具箱,为OD从业者提供丰富的实用“武器”。
九、推行OD自我管理法,提升传统OD科学管理水平
1、传统OD1.0自我管理盲区和空白点。
2、W管理模式定义、特点、建模要求以及引入方式。
3、ODW管理模型(体制、程序、问题清单和管理方法)介绍。
4、ODW管理评估办法、评估指标以及OD管理改进与提升。
十、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OD管理者
卓越OD管理者的信念建立、心态塑造、六大角色定位与再定位、素质提升、能力拓展和成长路径设计等。
od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