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领导力 [返回PC端]

儒学领导力-无锡讲师

发布时间:2018-03-30 16:12:22

讲师:高晨云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598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无锡领导力课程
【课程说明】
. 儒学从一开始就与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本人先后担任过诸如“委吏”、“司职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职务;后来,由于对现实政治失望才转而办学培养理想的管理人才,他的门徒中有不少出任各级官吏。在这个以上,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管理培训师”。
. 儒家思想被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核心是“仁”,追求“人以性为本、国以民为本”,主张“内修以齐身养性善仁义,外用以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达到“儒正”的最高境界。
【课程特色】
. 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企情、人情,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
. 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层层剖析,并以独特的“理论讲解+精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组演练+参与体验式情景模拟+互动游戏+视频赏析+现场点评与总结”的激情授课方式展现给学员,以效果为导向,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见解新颖、深入浅出、别具一格。
【课程长度】
. 一天/两天,计6/12小时,上课时间09:00-12:00与13:00-16:00。
【课程大纲】
【上篇】儒之使命
第一模块:儒家的问本清源
1、国学体系
2、问本清源:儒家之源流
3、何谓儒
4、儒学的兴起
5、儒之使命:知行合一,致知与笃行
◎辅助教学方式:视频赏析+参与体验式情景互动游戏+角色演练+案例分组研讨
【中篇】儒之正统
第二模块:儒学领导力根基
1、儒家思想分解及始终关系递进图
2、儒之正统:儒家观念与成长体系
3、儒家学说的3个本质
4、儒学领导力的4为基本精神
5、儒学领导力体系5行循环图
◎辅助教学方式:视频赏析+参与体验式情景互动游戏+角色演练+案例分组研讨
【下篇】儒之修炼
第三模块:儒学领导力素养
0、儒学领导力的十大素养
. 修己以敬,自我管理
. 修己安人,宽容下属
. 修己安民,满足需求
. 修德为先,道德教化
. 导之以德,宽严相济
. 先义后利,以义为重
. 以诚待人,无信不立
. 以和为贵,和则多力
. 和而不同,重在协调
. 仇必和解,双赢之道
<修身篇>
1、儒学领导力素养之一:
. 修己以敬,自我管理
. 经典名言: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 儒家的修己之道(九思)
<齐家篇>
2、儒学领导力素养之二:
. 修己安人,宽容下属
. 经典名言: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 儒家的安人之道
. 文王识人六征
. 儒家的安人之道(九用)
3、儒学领导力素养之三:
. 修己安民,满足需求
. 经典名言: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 安民之道
. 汉文帝“与民休息”开盛世
. 儒学领导力之四安
<治国篇>  (仅2天课时讲)
4、儒学领导力素养之四:
. 修德为先,道德教化
. 经典名言:德不孤,必有邻。
. 经典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宓子贱为政重教化
5、儒学领导力素养之五:
. 导之以德,宽严相济
. 经典名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宽猛相济政调和
. 以德治企两手抓
. 经典名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6、儒学领导力素养之六:
. 先义后利,以义为重
. 经典名句: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 解说
. 冯谖焚券得人心
. 经典名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经典名句: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
7、儒学领导力素养之七:
. 以诚待人,无信不立
. 经典名句: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 经典名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经典名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经典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平天下篇>  (仅2天课时讲)
8、儒学领导力素养之八:
. 以和为贵,和则多力
. 经典名句:礼之用,和为贵。
. 经典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以和为贵安人心
. 经典名句: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
9、儒学领导力素养之九:
. 和而不同,重在协调
. 经典名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解说
. “君为臣纲”不是先秦儒家的主张
. 领导者四不原则
10、儒学领导力素养之十:
. 仇必和解,双赢之道
. 经典名句: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 “六尺巷”的故事
11、儒家核心价值观
. 双赢时代需要和谐哲学
. 太极图
◎辅助教学方式:视频赏析+参与体验式情景互动游戏+角色演练+案例分组研讨
无锡领导力课程

上一篇: 六维领导力-无锡讲师
下一篇: 教练式领导力-无锡讲师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