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职业素养 [返回PC端]

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29 16:01:27

讲师:赵志航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643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敬业精神是员工发自内心的对工作、对公司的热爱和忠诚,把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看待,对自己、对公司高度负责,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精神。“把工作职场看成生命道场,工作过程即是悟修的过程”,这种精神以特定的意志品格为基础,以规范的程序和良好的能力为保障,通过日常固有的行为模式综合表现出来,并成为一种习惯,结果是高效。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有效的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课程目标:
 了解敬业精神对员工素质提升的要求;
 提高员工素质,努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 提升职业素养,使员工更具责任心;
 努力提高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 与公司同成长,铸造*的团队,推动企业发展。

课程大纲:
一、可怕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职业倦怠的特征:
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动申请等。
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二、职业精神塑造
⒈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就是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和规范,它也就是从道义要求人们以一定的思想、态度、作风和行为去待人、接物、完成本职工作。
职业道德是员工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守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
⒉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⒊基本职业道德规范
(1)牢记礼仪宗旨:
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
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
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
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
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尊重自己是一种本能
尊重职业是一种义务
(2)员工具备的“五心”
贡献之心:有担当,有作为,肯负责,勇于任何事
反省之心:发现错误能坦然接受并及时改正
坦然之心:处事明确,待人诚恳
感谢之心:经常说一些礼貌用语,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
礼让之心:进退得宜,谦虚有礼
(3)要做事,先做人
小心思想--影响行为;
小心行为--影响习惯;
小心习惯--影响性格;
小心性格--改变命运;
⒋职场的“三大纪律”
⒌职场的“八项注意”
责任心是职业化生存的底线
积极主动是职业素质提升的开始
诚信守时是职业化的基础
自我成长与管理是职业化道路上的平行线
专业形象是职业化的生命线
敬业是职业人的基本素养
规范是职业的信条
团结协作是职业的核心

三、敬业精神与团队意识
群体与团队:
团队运作的三类人:佳片共赏:《亮剑》中的三种团队
管理三部曲
草商-儒商-哲商
人格-制度-文化
团队建设的误区:
全盘西化
过度完美
追捧明星
急功近利
超级管理
企业文化中对人的观点的转变:
如何克服“破窗效应”
中国式的管理智慧
三才之道--水火既济

四、职业技能学习
⒈如何与上司沟通?
了解上司的性格与工作习惯
向上司报告的不仅仅是问题,还有解决的方案
选择*时机向上司提出自己的意见
依上司的指示行事
不要在背地说上司闲话
⒉如何统御下属
做民主型领导
有效发布指令
情感投入
批评的艺术
五、职业心态塑造
1、接纳自己--展现才华
通过展示你的技术能力和职业水平来赢的他人的尊重,尤其是要表现出你的沟通技能、解决冲突和其他的人际关系技能。
在言行上要支持团队,捍卫团队和团队成员的利益,这表面你忠实于你的团队。
2、善待他人--学会竞争
你在为你自己工作时要表现出你为团队中其他人的利益工作也在所不辞。
政务公开能带来团队成员的信心和信任,把有关团队的情况、问题、挑战等告诉成员,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3、改变认知--合理归因
在作出决策或采取行动前考虑一下在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别人会怎么理解,在业绩评估和奖励等方面要做得公正公平。
要让团队成员在他们需要你时能找得到你,对团队成员的想法,主意等积极得提出帮助、建议、辅导和支持。
4、享受过程--学会放弃
让你的团队成员分享你的感觉,沮丧的,苦恼的,严肃的,别人会认为你跟他们一样有七情六欲,是真实的人, 这样他们理解你是怎样的人,会增加对你的尊重和信任。
结束语: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要学会适应环境。
当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时,就要改变自己。
当我们无法得到时,就要学会放弃。
当我们感到没有意义时,珍爱自己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

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培训

上一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纲
下一篇: 管理者角色认知训练培训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