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战略规划 [返回PC端]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4-09-03 14:17:11

讲师:齐振宏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432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产业体系发展课程

课程背景
产业是经济之本,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关键路径,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如何适应这一变革,并在新的产业体系中加快布局、占据主导地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国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哪些特征?我国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如何?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遇到了哪些痛点和难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措施究竟是什么?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演变规律是什么?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体系建设中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国有企业如何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国企在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如何解决“脱钩”“断链”“禁芯”“卡脖子”难题?国企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补齐短板弱项,加长长板强项,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国企在布局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布局重点、重大任务、对策措施和发展路径有哪些?
《国有企业如何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全面解读国企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思路、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和新对策。更新观念,管理者,您需要马上学习,立即行动!

课程宗旨
解读国企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义
解析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演进的规律
阐述国企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方法论
研习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的典型案例

授课对象
致力于企业成长的中高层管理者

授课形式
咨询式培训:理论解析+案例剖析+实战演练
问题导向启发式、情景体验教练式、释疑解惑互动式、小组讨论

课程大纲
模块一国企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价值
1.现代化产业化体系的科学内涵
2.现代化产业化体系的本质特征
3.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化体系的重大意义
4.我国现代化产业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
5.发展现代化产业化体系的痛点问题分析
6.产生现代化产业化体系的痛点问题的原因分析
7.国企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价值
8.国企的地位和责任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9.国企的作用和力量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10.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契机
11.国企高质量发展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12.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13.国企增强核心功能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14.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与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
15.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解读
16.现代化产业化体系发展演进规律分析
17【案例分析】日本错失PC产业时代给我国带来的启示有哪些?
18.当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亟待突破的问题分析
19.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低下,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主要问题2:产业基础薄弱,不能满足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需要
21.主要问题3:区域产业雷同,不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需要
22.主要问题4:技术创新不足,遭遇外部“卡脖子”的挑战
23.主要问题5: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凸显,遭遇“断链”“禁芯”的威胁
24.主要问题6:传统产业升级难,遭遇数字化瓶颈约束

模块二国企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对策与案例分析
国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目的
国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原则
国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
国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措施
主要促使1: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案例分析】合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
主要措施2: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案例分析】大湾区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主要措施3: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案例分析】成渝双城: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主要措施4:加大科技创新,重点攻克“卡脖子”的难题与挑战
【案例分析】我国高铁产业科技创新的品牌效应
主要措施5:加强创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案例分析】湖北省制造业的十六大产业链建设启示
主要措施6: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
【案例分析】我国加快用数字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主要措施7:加快新兴产业培育,促进产业-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案例分析】*硅谷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主要措施8: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案例分析】宁德市如何培育壮大绿色新能源产业基地
主要措施9:加快产业人才结构性调整,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案例分析:建设世界*企业“价值三支柱”模型与案例分析

产业体系发展课程

上一篇: 《赢在团队-打造卓越销售团队》
下一篇: 数字经济赋能传统物流业转型升级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