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职业素养 [返回PC端]

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

发布时间:2024-12-09 16:41:47

讲师:何峰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0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麦肯锡工作法课程

课程背景:
麦肯锡是*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是由*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詹姆斯·麦肯锡(James O’McKinsey)于1926年在*创建 。自1926年成立以来,在全球44个国家有80多个分公司,共拥有7000多名咨询顾问。麦肯锡大中华分公司包括北京、香港、上海与台北四家分公司, 共有40多位董事和250多位咨询顾问。在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大中华区完成了800多个项目,涉及公司整体与业务单元战略、企业金融、营销/销售与渠道、组织架构、制造/采购/供应链、技术、产品研发等领域。
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之所以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保持从零开始、从论点开始、用30秒时间提出3个要点、以“事实”为基础提出“假设”、将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这些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得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很快就能在遇到问题时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本课程就是基于全球畅销书《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而打磨的实战课程,帮助学员学习到那些高效实战、 立竿见影的简单习惯,掌握这些习惯就能提高职场人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保证工作的品质与效率。

课程收获:
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掌握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的方法
掌握任务可视化的方法,将工作变得更有效率
掌握与客户、合作伙伴沟通的良好习惯
掌握成为优秀上司的方法
掌握提高自己和团队工作热情的方法

授课方式:
小组形式,理论讲授、案例解析,视频案例、小组讨论、现场互动

授课对象:
中高层,中基层,骨干员工

课程大纲
开篇:高手与普通人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高手做事都有章可循,有套路可依
成为高手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习高手的套路,从刻意练习到熟能生巧
麦肯锡简介:高手是怎样养成的

第一讲 重视“成果”“解决问题”的习惯
探究一切的原点:问题究竟是“什么”?
习惯1.保持“从零开始”
追本溯源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归零原则
习惯2.用“鹰眼”进行分析找出*的解决方法
用“俯瞰视点”而非“自我视点”看问题
习惯3.学会“批判思考”
丰田汽车的连问五个为什么
习惯4.在“下雨”之前,准备“伞”
履霜坚冰至,提前预知
保持敏感度,做出反应,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习惯5.去“现场”
答案永远在现场
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习惯6.从假设开始
建立“逻辑树”,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避免出现幸存者偏差
经典案例:二战时数学家如何解决*的战斗机容易被击落的问题
习惯7.重视“成果”
经典案例: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阿里巴巴
何谓成果
如何聚焦成果
习惯8.分清“重视效率”还是“重视思考”
神学家尼布尔的宁静的祈祷文
什么时候该追求效率,什么时候要不吝时间
习惯9.建立“紧急度”和“重要度”的模型
要事第一
时间管理四象限
聚焦第二象限原则

第二讲 将要点分为“三部分”“精英部下”的习惯
争取“上司的时间”,真正做个有效率,有能力的下属
习惯10.保持“PMA”
乐观积极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经典案例:八佰伴创始人和田一夫的乐观精神
保持积极乐观的ABC法则
习惯11.摸清上司的类型
与人打交道一定要因人而异,与上司打交道更是如此
四种不同风格的上司
思考:你的上司是哪种类型呢
习惯12.用“只占用您1分钟时间可以吗”作为开头
上司的时间都很宝贵,别做那个让上司讨厌的人
“占用1分钟”打消上司顾虑,获得对方用心的参与
习惯13.用30秒时间提出3个要点
麦肯锡的电梯法则
任何问题的描述与呈现都能用的三个要点
习惯14.以“事实”为基础提出“假设”
先摆事实,才有可信度
习惯15.观察上司的桌子
沟通中巧用便签
每一位上司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喜好
习惯16.邮件主题应该写什么
如何通过邮件跟领导沟通
邮件的两个主要原则
习惯17.工作过程中与上司进行确认
为什么下属的工作总是难以做到位
接受任务要复述,明确工作任务
汇报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三讲 将“任务”可视化“善于安排工作过程”的习惯
经典案例:明星主厨也不能让顾客等待3小时
习惯18.确认“委托人”的意图
经典案例:雷士照明的企划部经理给下属安排工作后结果让人啼笑皆非
避免沟通的漏斗产生
确认你真的知道对方的意图和工作的背景,不要盲目而行
行动之前做一点规划:如何做更有效
习惯19.在模型上安排任务
可视化工作,列出TODO列表
利用“重要紧急”模型将工作贴到对应的象限
完成后立马删除或者撕下便签
将日、周、月、年度工作都可视化
习惯20.保持办公桌整洁
办公室5S:保持整洁,不要出现多余的东西
麦肯锡原则:下班时桌面上只留下电脑
定期处理已经结束的工作与项目
习惯21.战略性地使用CC与BCC

第四讲 将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抓住“顾客心理”的习
顾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习惯22.灵活运用面谈、邮件、电话和微信
负面问题处理原则
重要问题处理原则
不确定问题处理原则
习惯23.诱导对方自己找出“共同点”
中国式人际关系要过三关
建立六同
找到共同点,更有助于建立深入关系
习惯24.选择对方容易说出心里话的“场所”
学会倾听:3F倾听技巧
提前准备要了解的内容
如果可以,一定要找一个对方觉得放松的场所
习惯25.不要和对方站在相同的立场上提前准备要了解的内容
如果可以,一定要找一个对方觉得放松的场所
习惯26.不要和对方站在相同的立场上
自己的视角
对方的视角
俯瞰的视角
自己的视角
对方的视角
俯瞰的视角
习惯27.将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
巧妙的让对方自己来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
案例说明:白色杯子卖不动,该怎么办呢?

第五讲 认可!共鸣!激励!“精英上司”的习惯
案例视频:李云龙如何激励团队
提高部下的工作效率才是*的上司
习惯28.称呼部下为“XX先生/女士”
请记住: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
习惯29.认可!共鸣!激励!
认可:看到下属身上的优点,并帮他放大优点
共鸣:建立共同追求的目标,让下属建立起内心的共鸣
激励:把握下属的需求与动机,激发下属的行动
解析:马斯洛需求理论
习惯30.让部下提出“假设”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批评的目的是让下属成长,那么让下属真正更快成长的办法是让下属自己建立思考
习惯31.与部下交流,消除困惑
让下属有参与感,才能激发下属
真诚的聆听下属的想法,有的时候更有助于团队发展
习惯32.毫不犹豫地布置任务
放弃“我自己做比较快”的想法
信任下属,布置任务
给与一定的成长空间和容错空间
习惯33.会议分为4种
好的会议,聚焦于高效与解决问题
习惯34.明确会议的“目的”与“目标状态”
会议的目的
会议要实现的的目标
会议后的行动安排
会议后的行动跟进
习惯35.会议中也可以“闲聊”
巧用乔哈里视窗开会
如何开会更有助于团队发展

第六讲 控制感情提高“工作热情”的习惯
视频案例:李云龙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调动员工积极性
问题在于“被谁”“被什么”刺激
习惯36.寻找“良师”
良师帮你解决问题,善用良师
案例:安家徐文昌找老邮递员解决老洋房的问题
习惯37.向专业*球选手学习*
高手的学习方法:标杆学习法
标杆在哪里?
习惯38.书不用读到最后
高效阅读有方法
习惯39.用5分钟时间自省
高手都有个好习惯:独立自处的空间,安静的思考
终章
结尾:课程回顾,行动促进,评选优秀团队,领导讲话、结束课程

麦肯锡工作法课程

上一篇: 建设性批评与指导
下一篇: 《党务工作实务》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