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融合培训
【课程背景】
团队里既有70后又有00后,如何避免相互看不惯并能高效搭配通力协作?
如何让团队中不同年龄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能贡献自己独有的视角和智慧而不是少数人参与或一言堂?
如何制定适合70后、80后,90后、00后的激励政策?
如何让团队的成员都参与到团队建设中去而不是只有Leader殚精竭虑?
企业文化是什么?团队文化是什么?如何让新生代员工认同并融入企业和团队文化中?
新生代员工入职与辅导如何能形成可复制的管理方法从而降本增效?
最有战斗力的团队什么样?如何让我的团队战斗力爆表?
怎样的团队才算一个好团队,怎样才能运作好一个团队?很多管理者好像了解又有点模糊,于是企业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弊病:从理论著作商学院中生搬硬套到团队运作中、创业初期曾经成功过的野路子一用就是十几年现在还想继续管理新生代……
本课程通过案例与演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高效团队的八大特征、在团队中如何建立信任与责任、如何建立团队的内部规则、如何通过有效地沟通完成促进团队走向高绩效。
【课程收益】
获取3项能力:塑造团队文化的能力;按核心需求激励下属的能力;有效批评下属的能力
运用5类方法:
1、团队文化落地的方法
2、团队激励的5种方法
3、赞美下属的4种方法
4、有效批评下属的方法
5、有效团建的形式与方法
拓展认知:对企业/团队文化、团队关系、团队管理与团队融合有新的认知
改善氛围:协助企业形成良好的协作氛围,取长补短,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课程对象】
新晋管理者、部门经理、储备干部等
【课程大纲】
第一模块:团队文化重塑让员工像狼一样战斗
一、企业与团队文化现状与误区
1、团队文化测验
2、企业文化就是那几个词培训宣导喊口号,都是虚的不重要且新生代员工不吃这一套
3、企业文化不必大费周章地系统化、体系化,活下来要紧
互动:企业/团队文化测验
二、企业与团队文化重塑
1、企业与团队文化的重要性一切行为的准则与出发点
2、企业文化洋葱模型表象层、中间层、核心层
3、企业文化落地让员工能看到,听到,摸到,感受到
让团队成员感受的文化和你宣导的文化一致
案例:把“假”“大”“空”三件套变成“知”“信”“行”三步走
第二模块:团队建设迭代让所有的团队成员愿意参与并卓有成效
一、激励机制从“应得的”到“太好了”
1、激励的基本概念
A、涨工资&奖现金
B、左手激励,右手压力
C、不公平是*的
2、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团队中的落地应用
A、生理需求:要活着对于吃顿火锅都要等过节的员工,激励就是给钱、改善劳动条件、给假期
B、安全需求:不仅活着,还不担惊受怕福利、保险、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
C、社会需求:获得安全感后,融入集体,寻求归属感不发津贴而组织旅行;不发儿童节礼券而组织亲子活动
D、尊重需求:不仅被接受,还要被尊重神奇的名字
E、自我实现需求:让潜能完全释放卖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3、成本*且最有效的四种激励措施
A、鼓掌:场合、方式
B、赞美
时间、地点、方式、场合与赞美对象的匹配,使赞美恰如其分,夸到心坎里
赞美的原则、内容与误区,使赞美正向积极,不落俗套
除语言以外的赞美具体的三种方法,使赞美灵活多样,团队充满活力
C、仪式:场合、方式、流程
D、特权:超职级权限、区域划分、授权
知识点:激励水平公式
互动:情景演练、寻人启事
案例:0费用的激励让员工和领导拍手称赞;
一句话让唐俊骨头都酥了;
为什么这么高的奖金员工不为所动?
二、批评新生代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
1、批评的误区为什么新生代不接受你的批评?
A、没有批评标准想批评就批评,完全取决于管理者心情
B、弄错批评场合激发下属攻击心态及激发矛盾
C、不考虑批评后面的人物关系先拍脑袋再拍大腿
D、七分肯定三分否定下属不知道到底是表扬还是批评,完全没有批评效果
E、批评等同于骂人变成人身攻击,工作矛盾变成个人冲突
2、批评的原则、场景与方法敢“批评”会“批评”才对员工有效
A、私下批评的场景、方法、步骤、关键词
B、工作群、会议批评的原则、技巧
C、重复犯错时批评的流程
工具:三种场景的批评模板
互动:视频播放、情景演练
第三模块:团队融合协作让团队焕发新活力
一、共同守则新生代员工参与的基础
1、公平导向奖优罚劣
2、过程导向以身作则
3、成果导向说到做到
知识点:流程、制度、系统
互动:你最欣赏的Leader特质与高绩效团队特质、投票评选与排序
案例:团队里的公正尺
二、全员出席不请假的团队建设
1、团队建设目的、作用、频率
2、团队建设形式
A、生日会&入职纪念日
B、团队建设活动
C、表彰
D、关怀
互动:连线题、关键词认领
案例:从“再加班团建我离职”到“这次团建我来组织”
互动:员工吐槽大会&管理者困惑
主线任务复盘:新生代员工吐槽大会&管理者困惑
课程回顾与总结
工具:卡牌引导行动落地
团队建设融合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