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创新思维 [返回PC端]

TRIZ系统性技术创新与发明

发布时间:2025-02-17 10:20:15

讲师:欧阳光远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81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系统性技术创新培训

课程背景:
“缺乏创新性人才,企业原创性不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企业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品质,以满足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TRIZ就是一种让普通人也能完成发明创造的系统工具, 是一种经过验证的创新方法论,它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并实现技术创新和发明。与传统的创新方法不同,TRIZ强调系统性的分析和应用创新思维,以实现技术突破和发明创造。它可以帮助员工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和分析方法,找到*的解决方案。“让普通人实现发明创造,让强者更高效、更强大”,从而有力保障企业高速发展。

课程收益:
● TRIZ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应用;
● 运用TRIZ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包括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等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 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将TRIZ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包括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流程优化等方面;
● TRIZ与其他创新方法的比较与结合,以实现综合创新和持续改进。
●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员将深入了解TRIZ的实际应用效果,并能够迅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 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资源,以帮助学员在后续工作中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

课程对象:技术研发、质量、工程、产品项目管理、生产、售后服务、储备干部等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识TRIZ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的启示:99%的汗水+1%的灵感
1、传统的创新方法:
步骤1:发散产生尽可能多的ldea
步骤2:收敛筛选出好的Idea
2、传统的创新效率
TRIZ与根里奇.阿奇舒勒的故事:“有一个理论可以帮助任何工程师进行创新,该理论可以产生无价的成果,并将使技术世界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3、TRIZ基础
4、TRIZ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逻辑图
5、TRIZ 的理论体系
TRIZ成功实施案例:韩国三星、浦项制铁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来办更多的事情。”
创造性课堂小测验

第二讲:TRIZ技术系统进化趋势
一、八大趋势
1.构造完备性趋势:
1)两个基本条件:可用性( Availability)/额定工作容量 ( Work Capacity)
2)4个主要部分构成:
a动力部分 ( Engine)
b传动/传输 (Transmission)
c动作部分 (Executive Element)
d控制部分 (Control System)
2、能量传递趋势:火车头演变案例
3、协调性趋势:键盘人体工学案例
4、增加理想度趋势:汽车仪表盘进化案例
5、非均衡发展趋势:旅行背包案例
6、动态性趋势:键盘的发展案例
7、向超系统进化:瑞士军刀案例
8、由微观级进化:芯片发展案例
二、技术系统的S曲线
1、婴儿期
2、成长期
3、成熟期
4、衰退期

第三讲:最终理想解
1、TRIZ把唯心论和唯物论完美结合
2、理想度:理想机器、理想过程、理想方法、理想物质
理想化水平公式:有用功能之和∑UF / 有害功能之和 ∑HF
3、系统朝增加理想度方向发展
4、IFR(最终理想解)的确定步骤
案例练习:农场养兔子

第四讲:功能定义
1、关于功能的故事:电动工具Black & Decker 公司案例分享
课堂讨论:从电影租赁连锁公司退市到电子阅读发展的商业领悟分享
功能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要做什么”
2、跳出系统之外寻求功能定位:经典的九屏幕思维法
仅了解客户需要是不够的!

第五讲:技术矛盾与40发明原理
1、技术矛盾(技术冲突)的表达方式:
2、39个通用工程参数:重量/长度/面积/体积/速度/力/强度/作用时间……
3、40个发明原理:分割/抽取/局部质量/组合/多用性/嵌套/反重力……
4、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5、如何使用矛盾矩阵表?
步骤1:选择“希望改善的特征参数”
步骤2:找到“因改善上面的特征参数因而会带来的不想要的结果"
步骤3:从行列所对应的表格中得到可以参照的发明原理
案例1:盘管运输
案例2:开口扳手
案例3:运输木头的火车5分钟要开了
本章小结
课堂练习

第六讲: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
物理矛盾的概念:不同的要求使物体或物体同一参数出现相反的特性时, 物理矛盾就出现了
1、常见物理矛盾
2、物理矛盾解决方法:矛盾因素需要分离、对立面都要满意、采用旁路方式
3、分离矛盾对立面: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系统层次分离
4、采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
1)选择研究的技术系统
2)确定技术系统的关键功能要求
3)识别物理矛盾
4)识别分离机会
空间分离案例1:加农炮
空间分离案例2:鱼雷
时间分离案例1:缝衣针
时间分离案例2:谁把油偷走了?
5、按条件分离:对系统自身各部分关系、功能或条件的不同而分离
6、按系统层次分离:现有系统 →(超系统、子系统)
系统层次分离案例1:卖梳子给和尚
系统层次分离案例2:测量甲壳虫的温度
7、物理矛盾&技术矛盾

第七讲:物-场分析与标准解
1、物-场分析的概念
2、物-场模型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物质S1 、S2,作用于物质的场F
案例:龙门吊起集装箱、工人粉刷墙壁
3、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效应):
1)要的结果没有出现
2)出现有害的结果
3)要的结果没有100%达成
4、几种效应(结果)的表达符号
5、情形1:不完整的物-场模型
6、情形2:有害的物-场模型
7、情形3:不足效应的物-场模型
8、物-场分析步骤:
案例:提高电解铜的清洗效率
练习:工厂管道运输损坏问题
9、物-场模型76个标准解

第八讲:克服心理惯性
1、打破思维惯性
科学家的猴子实验:思维惯性无处不在
2、系统思维的多屏幕法:超系统、子系统和当前系统
多屏幕法案例:汽车轮胎
3、STC算子:尺寸( Size)/时间(Time)/成本(Cost)
STC算子案例1:采用梯子来采摘苹果
STC算子小结
4、利用STC算子的典型错误
5、聪明小矮人SLP ( smart Little people)
6、SLP法的使用要点
SLP法案例1:如何提高北极破冰船的速度?
SLP法案例2:水计量计

系统性技术创新培训

上一篇: 精益生产管理课程培训
下一篇: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中高层管理人员主体责任落实与风险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