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创新思维 [返回PC端]

创新思维训练

发布时间:2019-03-05 09:20:42

讲师:张理军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1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创新思维训练学习

【培训背景】
本课程是当代创新思维大师*·德·波诺博士开发的系列课程。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思维模式是逻辑思维,也就是垂直思维模式。然而,无论是管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人们更需要设计式思维,也就是*模式。
*模式,又称为*。它使人们摆脱了线性思维的逻辑性的专制,使人们更容易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从而产生新观点、发现新机遇、创造新局面。

【本课程与传统的创新课程的区别】
本课程与传统的创新课程的区别是,它提供了基于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思维工具。工具性是本课程的价值所在。如果一个课程不能教导学习者掌握思维工具,那么,它只能算是思维游戏课程。思维游戏课程结束后,当人们遇到具体问题时,仍然会按照原来的思维框架思考问题。
目前培训市场上的创新思维课程有三类是要格外警惕的:
第一类:哲学思辩类。这一类课程对于学员无害。但是对于工商业人士学而无用。
第二类,文不对题类:例如,讲授所谓战略创新,或者管理创新;
第三类,思维游戏课程:这类课程不知道怎么去引导学员破除左脑思维(即判断式思维)的局限,而是依靠做脑筋急转弯游戏来填充课堂时间(浪费时间)。例如“课堂练习:怎样将分成3排的9个点用一条线连起来”。这样的思维训练课程怎么能够称之为“创新思维训练”呢?无非是浪费金钱和学员的时间罢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者的“点子”多起来,而是帮助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方法和解决问题方法。“点子”多与少,脑筋是否灵活,这是由人的天赋决定的。依靠课堂培训根本无法改变人的天赋。
本课程不是肤浅的脑筋急转弯式的思维课程,而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一套完整的创新思维技法。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论是善于脑筋急转弯的人(点子多的人),还是不善于脑筋急转弯的人(点子少的人),都有思维定式!正是个人的思维定势局限了人们的创造力,局限了思维的柔性与应变性。本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每个人运用科学的思维工具打破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式,找到新方案、发现新路径、创造可能性。

【学习目的与培训收益】
1、开发右脑资源,克服半脑人现象(大部分人的以左脑为主的思维习惯);
2、以提升右脑资源为抓手,发展*思维的“完人”思维技巧。
3、掌握正确的创新思维工具,从根本上提升创造力。
4、掌握跳出原有思维定势的科学方法。
5、在别人只能发现问题和困难的地方,找到解决方案;
6、掌握集思广益的思维工具,从而提升团队智商;
7、运用有效的思维工具,做好“持续改善”的工作。
8、提升个人和团队的决策水平。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 *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一讲 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方法
*大脑的结构—左右脑是如何分工的?
*左脑:有限的注意力
*右脑:过剩的注意力
*为什么左脑不喜欢创新?
*为什么说抑制创新的思维是逻辑?
*为什么判断式思维妨碍创新?
*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对创新的局限性
*如何从垂直思维转变为*
*开发右脑的创新能力,关键是什么?
*案例分析:邓小平的设计式思维
*案例分析: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
*案例分析: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

第二讲 *的基本概念
*:象征冷静、聚焦和归纳。它在思维中设计思维结构,它思考着“思考”,是一顶控制思维过程的帽子。就像是乐队中的指挥一样来组织思维。  
*:促使人们放下主观看法,正确认识客观现实*思维关注未知的信息或者需要的信息。戴上*,人们呈现中立态度,仅仅关心客观的事实和数据。   
*:代表的是价值、乐观、欣赏和利益。*思维帮助人们发现机会,并进行建设性思考。  
*:象征质疑、批判、反思或谨慎。以探索事物的真实性、适应性、合法性为焦点,运 用负面的分析,帮助人们控制风险。  
*:象征着种子、生机、创新和改变,寓意着探究可能性,寻找更多的可选方案和点子,从而获得具有创造力的构想。   
*:为情绪和感情的表达提供机会,这是一个表达直觉、预感和洞见的思维。

第三讲 戴上你的思考帽 
1、每一顶帽子的思维方式特点、应用方法:
**的特点、使用要点、练习。
**的特点、使用要点、练习。
**的特点、使用要点、练习。
**的特点、使用要点、练习。
**的特点、使用要点、练习。
**的特点、使用要点、练习。
2、控制与应用:掌握如何独立和系统地使用帽子工具,以及帽子的序列与组织方法。
3、使用的时机:何时使用帽子,包括个人使用和团队使用,分别介绍会议、报告、备忘录、谈话与演讲发言中有效地应用*。

第二部分 创新思维训练
第一讲 *思维方法
培训收益:
当你面对一个观点时,不要急于判断它的对与错,要想到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存在。反思我们的思维习惯,人们对于一种观点的本能反应是:喜欢或者不喜欢,赞同或者不赞同。由此导致人们看问题的片面性。如何对待不同的观点或新的建议* 本讲将与学员进行深入探讨。

课程内容:
1、提高人的创造性,改变基因还是模因(meme)?
2、*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以改变你只凭直觉对一种观点或建议做出评价的习惯,使你在现实生活中能抓住更多的机遇。
3、*思维方法的内核:有利点、不利点与机会点
4、*思维方法的应用原则
5、课堂练习(共有四个练习)

第二讲 CAF思维方法(考虑所有因素法)
培训收益:
运用CAF思维方法就是要求人们在对一件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时,要试图找出被遗漏的因素,直到确认所有重要的因素都被考虑到了。
人们在做决定时,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因素的重要性上。本讲将与学员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做的弊端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在做出一个决定并付诸实施后经常会后悔?怎样避免*

课程内容:
1、什么是CAF思维方法
CAF 是Consider AII Factors的缩写。CAF思维方法是指考虑与某件事有关的所有因素,故称“考虑所有因素法”。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在那些领域里呢?本讲将与学员进行深入探讨。
2、怎样训练“CAF”的思维
3、何时使用CAF思维方法
4、CAF思维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区别
5、CAF思维方法的应用原则
6、课堂练习(共有五个练习)

第三讲  PO思维方式
培训收益: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类型。但是怎样才能使一个平时不习惯使用发散思维的人真正的做到发散呢? 德·波诺博士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词汇——“PO”!  他建议人们在寻求新思路时,多念叨几句“PO”。
我们在面对一件事物时,通常会判断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是合适的还是不合适的,这使得我们的思维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使我们陷入经验的路线难于自拔,阻碍我们创造性的思考。为了打破这种导致思维僵化的模式,在此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新词汇:“PO”。
PO 是创造力培训中新出现的一个词。通常人们习惯于使用非此即彼 的思维——即判断式思维,所以人们不会去发现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机会。PO的思维方式不是用来“判断”的,它帮助人们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做到发散思维。

课程内容:
1、PO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2、PO思维方式的两项功能
这里老师将通过两个练习帮助学员理解“PO思维方式”的特点,掌握“PO思维方式”的两项功能。
3、思维转向技法:“激发”与“触发”
根据所“激发”与“触发”的模式的不同,同样的“因”能够导致截然不同的 “果”。用对了“激发”与“触发”工具,普通人就会产生创造力。
4、PO思维方式的应用原则。
5、课堂练习(共有五个练习)

第四讲 跳板法
培训收益:

通常我们所说的跳板是一种工具,踏上跳板就等于走上通向目的地的桥梁。本讲在逻辑上是承接“PO思维方式”的。
课程内容:
1、为什么需要跳板?
创造性地运用某一观点,然后把这个观点当作“跳板”,从而获得新思路。目的是通过这个观点来创造新的思想。
这里老师将通过两个练习帮助学员理解“什么是跳板法”。
2、如何“制造"跳板?
3、选择跳板的方法
跳板方法是跳出惯有的思维模式获取新的思维方式的路径和机会。它的作用在于选择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段达到目的。
这里老师将通过几个练习帮助学员理解“在一系列陈述中,哪一个可以作为一个跳板而得出新的观点*”

第五讲 挑战概念法
培训收益:
学员将掌握以下思维技巧:当面对一个成熟的观点时,我们应该提出:
*它必须那样吗?
*那是*的方法吗*
*为什么非要那样做呢?
*能否想出另一个方法?
本讲的目的就是培养挑战能力。挑战概念包括重新认识那些理所当然的事物或者重新思考那些常用的做事方法,并且挑战它们。

课程内容:
1、“挑战概念法”提出的背景

当你挑战一种概念时,你要提出如下问题:
1)我要选择哪一种概念(什么是我要挑战的对象)?
2)非要用这种方式去做吗?
3)这有必要吗?
4)还会有什么其它的方式?
5)这是*的方法吗?
6)为什么得那样做?
2、运用挑战概念法的要点
1)如何确定挑战的对象。
2)你所要挑战的对象并不一定是错的,而是对它们的“*性”进行挑战。
3、如何运用挑战概念法
这里老师将通过六个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挑战概念法。

第六讲 避开主要观点法
培训收益

在每个领域中,都会有占统治地位的主要观点,它使人们难以接受其他不同观点。本讲使学员了解到:如果所有关于主题的思考被主要观点所控制,就会导致我们忽略其他的各种可能,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创造性。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技法就是“避开主要观点”。
通常,一个人的思维不知不觉中被主要观点深深地影响而自己还未能意识到。这一部分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员找到主要观点的能力。
课程内容:
1、怎样找到控制一个领域的“主要观点”?
2、生产型思维与再生产型思维
3、如何运用“避开主要观点法”?
案例分析:国家大剧院的设计。
案例分析:三峡大坝的设计与建设
案例分析:集装箱运输船的发明
4、“避开主要观点法”的应用原则
5、课堂练习:
通过四个练习帮助学员掌握“避开主要观点法”。

第七讲  随意输入法
培训收益

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那是因为你试图摆脱困境或者在一个框架内思考的注意力强化了你曾有的思路,使你更深地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若要摆脱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随意输入”。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有意识地使用任意词。
课程内容:
1、什么是随意输入法
讲师运用引导性练习,把两件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帮助学员体验如何得出具有创造性的、有价值的新思路。
2、怎样做到“随意输入”
我们需要新的激发点(或者跳板),使自己跳出原有的思路,那么,这个“激发点”(跳板)是有意识安排的好呢, 还是随意选择的好呢?
3、如何掌握随意输入法
本讲以一个“需要新创意的项目”为基本出发点,再随意找一个词.将这个词的属性“强加”到那个项目上,让学员看看能激发出什么样的新观点。
4、什么时候使用随意输入法
5、课堂练习

创新思维训练学习

上一篇: 《关键时刻(MOT)》
下一篇: 哈佛经典谈判术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