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运用ERP系统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目前,国内企业采用ERP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工具层次、管理层次和知识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及提升方向。要想真正利用ERP系统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首先要了解企业当前的管理水平,并明确希望提升到的层次。ERP系统的实施涉及多个方面的配合。
二、启动ERP系统以强化企业管理策略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体。它不仅为企业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而且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从MRP发展而来的ERP系统,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要利用ERP系统强化企业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 企业内部的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特别是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核心模块的运用。
2. ERP系统的数据高度共享和自动化流程,确保数据一致性和业务效率。
3. 采用*的主流技术和体系结构,确保系统的集成性、先进性、统一性等。
三、通过ERP系统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
成功导入ERP系统是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标志,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通过ERP系统,企业可实现以下管理创新:
1. 从手工统计数据转向信息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并优化数据传递。
2. 加强数据分析,体现数字价值,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3. 固化管理流程,推行制度化管理,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4. 优化内部管理,实现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ERP系统的应用也有利于企业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过程改进。值得一提的是,ERP系统不仅涵盖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等功能,还包括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这一系统的引入已经超越了传统企业的边界,成为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如何利用ERP系统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ERP软件包括国外和国内的产品。国外ERP软件如Oracle、SAP、Siebel、PeopleSoft等在高端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尽管一些企业追求与国际接轨,对国产软件持保留态度,但这并不全面。企业管理是一门涉及人的艺术,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企业管理必须结合国情,直接照搬国外管理软件并不适用。我国市场环境独特,包括市场秩序不规范、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均等现实状况。
国内ERP市场上有开思、利玛、启明、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等厂商。国产ERP软件的开发适合国情,价格合理,服务费用较低。一些企业如宁波富达电器有限公司、广东步步高集团等,因国外ERP服务费用高昂等原因,转而选择国内产品。国内软件公司应坚持自主研发,积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出功能集成度高、针对性强的ERP软件产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缩短与国软件的差距,振兴民族软件产业。
ERP软件的运行环境是其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石。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ERP软件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前,选择开放式系统环境是计算机应用的总趋势。开放式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开发环境的开放性以及管理系统结构的开放性,可以*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便于不同应用的集成,减少培训费用,提高应用软件的可移植性。开放式系统为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ERP系统应具备后台和在线接口。后台运行模式中,应用程序可实现数据在各种格式的文件中输入和输出。在在线运行模式中,应用程序提供不同接口,如Java、COM和XML格式。通过这些接口,ERP系统可轻松与其他应用系统互联。
对于中、小型企业实施ERP,应以实用为原则,避免大而全、一步到位的做法。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策略。为降低成本,可采用微机系统,结合引进与自主开发模式,并注重软件和人员培训。
ERP的应用需建立在相对稳定的企业业务流程之上。若企业业务变化较大,选择实施功能繁杂的ERP系统可能增加风险。中、小型企业在综合实力和资金筹集能力上较弱,业务流程和组织部门变化较大,因此应选择解决当前问题的管理应用软件。可从个别部门或业务领域入手,采用“小ERP产品”解决局部但关键问题,如办公自动化、财务会计、采购、库存和销售管理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企业通过实施ERP系统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如何结合企业特点形成自身的ERP管理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任何模式都不是万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多样性。已成功实施ERP的企业都有自身特色,不可盲目模仿他人经验。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攻关,并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开发。
人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企业有效运转的关键。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都需要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发挥作用。推行管理思想与花钱购买应用不同,ERP软件只是一个框架,实施处理方案主要在企业自身。ERP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员工应具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全体职工协调一致,共同努力,ERP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应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