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战略规划 [返回PC端]

《疫情肆虐下,商业银行如何做好公司信贷业务》

发布时间:2021-03-15 15:06:35

讲师:郎静树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752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课程背景:
疫情肆虐,实体受损,民生受损,风险隐患加大。如何通过我们的服务尽量减少企业及区域内企业的损失,并为战胜疫情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担当。于是在深入学习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下称银发9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课程。本课程为全案例教学,旨在提升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在疫情下及后疫情时期的营销拓展和经营发展能力。

课程大纲/要点:
一、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服务到哪里(贯彻落实银发9号文)

1、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1)客户对象: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医用护目镜、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消毒机、84消毒液、红外测温仪和相关药品等重要医用物资,以及重要生活物资的骨干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
2)服务方式:特事特办,简化流程,绿色通道,尽量线上操作,及时足额有效地提供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经营资金。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有关医院、医疗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服务对接,提供足额信贷资源,全力满足相关单位和企业卫生防疫、医药用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受到交通管制的地区,金融机构要创新工作方式,采取在就近网点办公、召开视频会议等方式尽快为企业办理审批放款等业务。
3)调查重点看企业产能。全力满足相关单位和企业卫生防疫、医药用品制造及采购、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
4)定价:根据通知要求——低,事后落实财政剔息补偿。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财政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5)风控:信用,在不增加企业经营负担或投放进度的前提下的最高额担保,为循环使用额度做好前期工作。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6)贷后流程管理:落实专款专用和资金结算现金流封闭
2、重点区域重点支持: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
3、中小企业特别关怀: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围绕内部资源配置、激励考核安排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要保持贷款增速,切实落实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要求。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4、牵连行业工作倾斜: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二、非常之道,非长久之道
疫情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击之下,很快就会过去,因此我们在做好非常期信贷应对的同时,更应谋划好后疫情时期的工作。
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全面评估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无疑也很关键和急切。从目前来看,这次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旅游、餐饮、制造业等行业,而是从心理层面,从宏观层面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全方位的冲击。(马光远)
1、疫情后可能出现的八大变革
1)技术变革
2)认识变革
3)习惯变革
4)关系变革
5)品牌变革
6)传播变革
7)财富变革
8)城市变革
2、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加速的十大变化(水木然观点)
1)线上购物对线下购物的加速替代(传统的批发零售业面临考验)
2)体验式场景对传统实体店的加速替代(商业地产面临考验)
3)线上获客方式对传统获客方式的加速替代(网路、系统成为营销科技的硬核)
4)线上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加速替代(行业生存方式及发展方向将面临革命)
5)线上办公对传统办公的加速替代(商业地产、物业管理行业比较负面,人力资本管理和人才价值面临较大变革)
6)免费对收费的加速替代(电影行业和线下娱乐行业可能面临挑战、而线上娱乐、视频流量行业机遇巨大)
7)新型医疗对传统医疗的加速替代(医疗产业链数据化的发展机遇和疫情防控智能化分离项目建设高潮期)
8)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替代(智慧城市建设会被重新定义,AI+大数据+5G+区块链+基建,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带动的新增长极)
9)现代治理对传统治理的加速替代(信息平台建设和媒体发展加速)
10)新生活方式对旧生活方式的加速替代(人际关系被人群关系逐步替代)
3、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
1)一些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同时又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异化周期,很可能会走上慢慢熊途,在市场营销拓展和客户管理中要高度关注,控制风险:传统零售类企业、低端加工(劳动密集型)、以工民建为特色的建筑业、房地产及物业租赁业、餐饮、电影及线下娱乐业等行业由于疫情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共振,未来如果没有模式创新或技术突破,行业景气重振非常困难,信贷风险较大,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2)一些行业短期内受疫情影响严重,但由于行业自身正处于发展的黄金周期,并受到供给侧改革的产业扶持,行业前景广阔,疫情带行业带来的波动正是银行营销切入的时机: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物流及供应链、电商及跨境电商、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在公司业务上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做好雪中送炭式的服务,抓住机会提升份额。
3)一些行业由于疫情爆发,市场正在被快速打开,这些行业不仅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而且也是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方向,未来将会给银行带来广阔的竞争蓝海:医疗产业链(线上医疗、医疗产业链和大型突发应对能力提升的大型项目)、高科技产业(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5G通讯、物联网、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远程办公、网络安全、区块链等)、环境保护、养老服务等行业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银行要加大这些行业的营销拓展。
4)疫情过后应逐步退出的应急性信贷业务需要我们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有进有退妥善按排好善后服务,避免业务波动,引起风险。

三、顺势而为,做强自身是银行发展的王道
疫情对经济和银行经营短期内确实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风雨过后是彩虹,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如何变危为机,在波动中经受考验提升经营管理,争取健康持续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应对:
1、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建设好公司业务的数字金融:技术支持与批量获客
1)加强企业网上银行建设,提升线上服务功能,实现六大营销、服务赋能
2)提升大协作小竞争的场景能力
3)公司业务B2B、O2O经营模式探索
4)电商给银行的启示:服务数字经济,打造产业链金融
2、坚持差异化营销,提升品牌特色,做行业客户的特色银行,嵌入产业供应链,发展供应链金融
1)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架构
2)电子行业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组合
3)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游供应链产业生态圈
4)医疗产业的全产业链资金循环圈
5)供应链金融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
3、做好科创客群营销,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1)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
2)创新领域的客群与服务
3)现代服务领域的客群与服务
4)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信贷商机
5)科创板重点鼓励五大领域的企业
6)如何做好应收账款融资和票据化融资服务
7)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基于投贷联动的O2O系列金融服务方案
4、后疫情时期,政府金融服务的系列建议方案
1)抓住专项债与隐债化解的商机
2)政府资产证券化的社会效果
3)补短板基建的金融中支持方案
4)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链生态圈及金融服务方案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上一篇: 《后疫情时代公司银行转型及客户经理能力体系建设》
下一篇: 《重点目标行业客户甄别与营销策略》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