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商业模式创新设计培训
【课程背景】
2006年,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36万)的价格拍得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段永平问:您投资公司最看重哪一条?
巴菲特答:商业模式。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的商业教父
OPPO公司与vivo公司创始人
中国“巴菲特”段永平
中国是创业的热土,但是在*,创业和创新已经被总结成教科书进入了课堂,而中国勇敢的创业家们却在凭着个人的聪明智慧和勇气在拼搏,如果能够总结别人的失败并且先尽量避免那些失败的话,代价无疑会小得多。
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
从产品竞争走向商业模式竞争,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 包政教授
【课程特色】
特色一:理清边界
商业模式跟公司战略有什么区别?商业模式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具体的地方?为什么需要商业模式?
特色二:分层分类
由于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不清,所以“商业模式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实际上商业模式是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步递进,不断升级发展的。
从谋求产品的持续交易,到谋求更优的市场地位,到占据稀缺性的产业关键资源,这三类不同的商业模式难以跨越,更不能混淆。
特色三:案例实操,互动性强
所选案例大部分都是骆老师亲自操盘的案例,可深度互动,广受好评。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变革型公司和创业公司一把手
【课程目标】
理解什么是商业模式
理解三类不同的商业模式及其递进关系
分别学习三类商业模式的适用范围、根本目的、工具方法
理解三类不同的合作模式
完成三种商业模式与三种合作关系的匹配
【课程提纲】
一、 以故事破误区
1、 误区一:
a) 只要有更好的产品,公司就一定好
b) 思考:为什么卖*龙井的茶叶公司不如卖茶叶渣的立顿公司?
c) 结论:好产品未必等于好公司
2、 误区二:
a) 只要是同行,公司的经营自然都差不多
b) 故事:四个兄弟卖鸡蛋的不同做法
c) 结论:虽是同行,业务差异巨大
3、 误区三:
a) 商业模式就是营销策略
b) 故事:小罐茶的前世今生
c) 结论:商业模式是规模化复制而不是短期刺激手段
二、 商业模式的基本认知
1、 案例:台塑集团从创业到亚洲龙头
2、 企业做大做强遵循的四阶梯模型
a) 满足基本需求的增量产品:存活期
b) 主动构建交易的持续性:建立利基市场
c) 主动提高市场地位:获得超额溢价能力
d) 主动占据行业稀缺资源:享受产业生态溢价
e) 互动:本行业代表企业的路径验证分析
三、 企业做大做强四阶梯模型的启示
1、顶层设计的两个转变
a) 从产品竞争到产业竞争
b) 从机会主义到规划主义
2、商业模式优化的方法:
a) 基于四阶梯模型重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四、 第一层商业模式:构建交易的持续性
1、 某军工企业的案例
2、 某耐火材料故事的案例
3、 什么是构建交易的持续性?
a) 卖给客户更多
b) 卖给客户更好
c) 卖给更多客户
4、 此阶段的战略目标如何设置?
5、 如何构建交易的持续性?
a) 流程六要素
b) 理清客户公司的价值追求
i、价值创新性
ii、综合成本*型
iii、市场营销型
c) 理清客户公司不同决策人的价值追求
d) 审视并优化我公司的流程节点
i、增值部分
ii、不增值但必要部分
iii、不增值不必要部分
e) 审视并优化我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方式
i、产业化投资
ii、外包协议
iii、股权投资
五、 第二层商业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地位
1、 案例:中国建材逆势崛起
2、 方法:以产业链看企业发展机会
a) 五看模型的应用:
b) 产业价值链分析
产业价值链分析八要素
单产品的机会选择
多产品的机会选择
c) 审视公司的战略定位
d) 此阶段公司战略目标设计要点
e) 重新优化利益相关者关系
i、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ii、股东结构重于股权结构
六、 第三层商业模式:占据行业稀缺资源
1、 案例:华为/小米/阿里巴巴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2、 核心目的:争夺产业关键资源
3、 如何占据行业稀缺资源?
a) 五看模型的应用:看客户看竞争看产业看宏观
b) 大数据时代如何争夺产业关键资源?
c) 产业互联网时期公司的顶层设计
i、平台型公司
ii、生态战略
iii、公司治理与管控模式设计
七、 商业模式设计的创新性思维:
a) 目标倒推思维
b) 资源能力辩证分析思维
c) 饱和攻击思维
d) 面向未来思维
e) 迭代创新思维
八、答疑和沟通
商业模式创新设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