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战略规划 [返回PC端]

从客户洞察到方案定制的公司业务趋利避险术

发布时间:2019-02-25 16:13:44

讲师:郎静树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10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公司业务趋利避险培训

课程导入:好消息是所有的人都不容易,坏消息是不容易的时代可能刚刚开始,未来可能会更加难受……经济很好,可能你不好,经济很不好,肯定有人很好。——马云
如何在不容易的周期中,做好公司业务,实现经济不好,但我很好的目标?就让我们从洞察客户,了解客户业务,做好尽职调查和方案定制开始吧。

课程大纲要点:
第一章 客户洞察到业务调查
导入:公司客户价值甄别模型
一、从客户信息收集开始:
1、客户基本材料
2、客户与银行的合作情况
3、客户公司治理和决策权力结构
4、客户决策角色类型
二、客户的行业信息收集
1、客户所在行业的景气信息
行业发展空间与天花板分析
2、客户在行业中的地位
细分行业的龙头和行业成长性空间分析
3、客户经营的财务参数
三、客户信息分析
1、国家产业发展信息分析
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指引
2、客户所在行业景气信息分析
同业企业经营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分析
互动讨论:财务报表告诉了我们什么?
实战推演:如何识读财务报表——走出数字陷阱
财务报表分析:如何走出财务数据的陷阱?解决以下问题:
资产揭示了企业主花钱的方式和赢利的模式
负债和权益告诉我们企业资金来源的途径和风险偏好
现金流决定了企业生存发展的质量
利润只是企业的面子并代表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
财务数据造假会出现哪些异常?
销售回款透露出企业的行业地位
经营资金的测算是客户准入的最重要的门槛
四、客户问题诊断和需求挖掘
互动竞赛:案例客户的价值甄别
互动讨论:客户营销切入点模型推演
1、从现金管理中挖掘需求 
2、从应收账款管理中挖掘需求 
3、从票据管理中挖掘需求 
4、从外汇业务中挖掘需求 
5、从资产管理中挖掘需求 
6、从项目投资与项目管理中挖掘需求
7、从企业资本运作中挖掘需求
案例分享:供应链金融的需求挖掘与产品组合营销
延伸:医疗行业的产业链分析和金融需求
电子行业的创新型金融需求分析

第二章 优选行业客群是趋利避险的基础
导入:十九大和*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经济金融工作的六大重点。
一、商业银行应构建怎样的客户群体?
商业银行最优客户战略目标
二、新时代的目标客户市场
1.新常态的逻辑
2.新时代脱虚向实的市场领域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客户市场
4.中国制造2025的市场机遇:创新领域的客群市场
5.美丽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
节能环保行业的万亿级细分市场
弱周期、高就业的旅游市场
6.弱周期领域的客户市场:
培育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平稳运行的根基
三、监管新规下的政府客户服务
1.政府及平台融资监管新规解读
如何既服务好政府客户,又严控政府的债务风险,顺利实现去杠杆目标?
2.高现金流行业的政府服务购买客群介绍

第三章 从企业到产业的链式营销及实战案例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生态圈
1. 企业交易与现金流逻辑模型
延伸:商业交易的逻辑:三流合一
案例:汽车产业的上游供应商链和下游服务链
2. 上市公司生态圈的交易链分析
案例:小米生态圈、华为生态圈
案例:传化智联的物流供应链
二、服务于产业链金融的银行产品组合
1、交易银行的真面目与趋势分析
2、交易银行的四大核心业务(托收/承付、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财资管理)
3、开展好交易银行业务,提升发展质量的六大抓手
4、金融生态全构建的核心措施:供应链金融的迭代
5、理清金融服务的本质与功能,改进公司业务经营
银行公司业务服务的本质与功能
变增量资源投入为流动性资源挖掘的财富管理服务
三、行业客户的链式营销案例分享(全案例)
1. 从田间到舌尖的系列金融服务方案:农业客户的创新型金融服务
2. 供应链产品在装备制造行业的运用: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
3. 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4. 家电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系列金融服务
5. 针对电信行业的产品及服务方案
6. 全球供应链在医疗和医药行业的应用
7. 科技小巨人培育的系列金融服务方案

第四章 基于忠诚客户培育的客户关系管理
一、做好客户分类,有效配置资源
二、把握客户生命周期,赢得全程价值
三、厘清客户交易,实施关系营销
四、立足客户满意度,提升竞争能力
五、培育忠诚客户,实现自我超越
小结:好客户都是管出来的
课程回顾总结:商业银行公司客户领域的能力框架模型

公司业务趋利避险培训

上一篇: 《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与资产配置》
下一篇: 《结构化思维》------徐春嫣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