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品牌管理

企业管理员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实战技能与管理思维进阶培训大纲解析
发布时间:2025-02-24 05:07: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0   


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其培训至关重要。对于企业而言,做好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具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培训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呢?

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首先需要让他们掌握工作中必备的经验和技能,提高业务决策能力,并提升用人眼光及沟通能力。在这方面,平安知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已经帮助众多企业进行了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显著提升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

平安知鸟拥有超过20万的课程资源与题库,涵盖了全网优质资源和高端商学院课程,如领导力培训、数字化思维转换等,旨在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全局把控能力。平安知鸟还提供企业大学建设、人才发展策略等服务,其培训形式包括有趣的AI直播、线下游学团、高端商学院等,以满足各种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目前,平安知鸟已经助力众多企业实现了高效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未来,平安知鸟将继续优化升级,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层管理人员。

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员工缺乏长远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企业提供的培训是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是浪费时间。一些企业的培训效果不佳,培训内容缺乏趣味性和针对性,导致员工觉得培训对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工作效率没有实际帮助。还有培训时间安排的问题,占用了员工的休息时间,导致一些员工不愿意参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终身受教”的观念;企业领导积极倡导培训,重视培训活动;建立健全内部岗位的竞争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培训;坚持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高培训产品的吸引力;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体系等。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年代,建立固定的培训体系可能不够灵活。我建议采用混合式项目敏捷设计的方式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根据每个关键岗位、关键业务的不同要求来设计培训项目,如A项目、B项目、C项目等,合并在一起成为年度培训计划。针对同一岗位的不同层级员工,可以将培训项目串联起来,形成岗位培训体系。

混合式学习项目的设计流程包括价值定位或企业战略分解、目标定义、学习过程设计、资源考虑和灵活设计等环节。其中,价值定位是非常关键的事情,它决定了项目设计的方向。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当谈论混合式学习项目的定位时,我们必须思考该项目在一个系统内对其相关人员的价值。对于企业的领导、客户和受训学员,他们通过这个项目期望获得什么样的价值?明确这一点是确定混合式学习方向的关键,否则项目可能会变成技术堆砌,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

作为企业内部的HR、培训经理或培训总监,以及外部合作机构,如果对项目价值定位不清晰,很容易让业务部门或高层感到培训工作没有意义。要明确定位,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项目的学员对象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参与项目后能在客户身上获得哪些价值?明确这些问题,价值定位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以设计内训师培训项目为例,除了考虑哪位老师讲授TTT较好,更重要的是学员通过TTT培训期望获得什么价值?是讲授知识型课程、辅导还是管理课程?他们是否需要课件?如何提供有价值的课程?明确这些后,培训方案自然清晰。

混合式学习项目需与企业既定战略相结合。以一家西南地区的银行为例,行长提出国际化战略。当问到如何实现时,行长列举了三点方向。据此,我们可以分析管理队伍、市场部、国际业务部、客户经理等各部门的能力短板,确定需要提升的能力,并在各个岗位上设计相应的项目。

接下来是目标设计,采用*评估的前置应用。明确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如学员的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心智模式的变化以及工作中的行为变化。根据项目目标设计培训活动,除了课堂讲授,还可能有自学阅读、体验活动、教练辅导等。如果只是简单的上课和考试,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在设计混合式学习项目时,有五个基础学习原理很重要。除了*评估前置应用外,还有阿吉里斯的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理论。单环学习关注行为层面的训练,而双环学习则影响心智模式。触及双环学习的项目效果更好,但需要关注学习曲线、建构式学习和软培训理论的应用。软培训包括意愿、突破局限性的信念等培训辅导方面的东西,这是目前培训领域的新方向。在设计项目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更好地将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结合,减少集中培训的成本和耗时。


上一篇: 企业管理员的安全培训深度体验:感悟与技能提升,未来视
下一篇: 企业管理员需培训的几大核心内容与技能提升指南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