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管理决策

高效实用型企业管理制度与执行方案:规划与管理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13 17:11:1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7   


一、目标与任务设定

1. 目标:设定企业中长期要实现的具体业务指标及愿景。

2. 任务:规划企业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及其内容。

二、制度计划的步骤与内容

1. 步骤:将企业活动按阶段划分,明确各项活动的起始与结束时间,以及各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2. 预算:规划企业在计划期内的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具体分配。

3. 实施者:明确计划的具体执行者,即负责完成计划任务的部门或个人。

三、管理制度的方针与实施

1. 方针实施:企业需在计划期内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行动方案以及应急措施与备选方案。

2. 培训与认证:如嘉华培训学校的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鉴定及培训课程,旨在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培训完成后,员工可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得企业文化师职业资格证书。

四、构建优秀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法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 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权力运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提高人员素质与风险意识:重视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法规意识的培养,强调以人员为本,通过定期职务轮换等措施,增强内部控制的功能。

3. 道德规范与企业文化建设:建立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创造基础。

(二)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1. 转变思想观念: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主动支持并推动其实施。

2. 完善审计制度: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保障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和评价作用。

3. 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制作企业管理制度PPT的要点

1. 内容覆盖面:企业管理制度涵盖战略、市场、经营、技术、生产、人力资源、财务、设备、质量等多个方面。

2. 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规章制度时需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自身的优缺点。

3. 合情合理:制度要符合行业规范和发展规律,既要合情也要合理。要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制度。

当前,随着多种经营主体的并存,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快速成长,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劳动用工状况千差万别,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仅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难以全面协调劳资关系,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以及处理劳资纠纷。

赋予用人单位依法制定规章制度,以调整劳资关系,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用工自主权的必要手段。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和劳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可以说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一、《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均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些规章制度必须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二、规章制度涵盖的范围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范畴广泛,涵盖劳动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

三、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定程序

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必须合法。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管理经验,通过集体协商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来保障企业规章制度内容合法、程序公正。目前,我们可以借鉴国有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协商制度来保障企业规章制度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四、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合法

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法律有明文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

五、规章制度的公示

规章制度的公示是保障劳动者知情权的基础,也是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公示方式可以是在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附件中约定,或者在员工守则中规定,或者通过发放学习材料、组织专门学习、考试测试等方式告知员工。

马国振律师提醒,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确保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及时处理劳资纠纷。


上一篇: 高效便捷指南:获取企业管理工具包大全(2025版)
下一篇: 高效寻找企业管理软件客户端的实用指南:以案例解析为例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