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混淆了销售培训与鼓舞士气、洗脑的概念。这两种概念截然不同。在我看来,如果培训者的水平到位,销售培训应该是有效果的。因为优秀的销售流程是可以复制和传播的。如果某公司只有个别优秀销售员,其他人表现平平,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销售培训上。
今天,我们仅列举三种常见的无效培训方式。
在电话销售领域,常有一种分享方式:每天打上百个电话,时间久了,遭遇客户拒绝多了,心态和情绪难免受影响。这时,有些人会算一笔账,假设每天打100个电话,月销售额5万,提成5000元,那么每通电话的收益是2.27元,无论是否成交,都有此收益。这种计算看似能提振士气,但实际上对于一线销售人员来说,这种心灵鸡汤式的培训毫无用处。他们面临的业绩压力巨大,需要的是实质性的策略和技巧培训。
不是每个人都有品牌、广告经验或学过营销和心理学知识。许多市场总监或销售主管由一线人员晋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依赖的往往是多年行业经验和自身总结的经验,但这些经验能否复制则不确定。一句话总结,表现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一定适合担任管理工作。
我们常看到一些总监的培训策略虽多,但难以制定出完善的销售体系和洞察用户心理的方案。销售不仅仅是策略布局,再好的策略没有良好的执行方案也无法产生效果。执行方案的制定不是简单的监管,而是需要逐步引导、激发兴趣。许多管理人员误认为业绩不佳是因为抓的不狠,实则抓的不巧。
二、销售行业可以锻炼哪些能力
销售行业涉及广泛,工作内容繁杂,因此可以获得的锻炼也全面。销售工作能提升人的多方面能力,如口才、胆识、判断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脉资源的获取等。对于性格内向的人而言,更应该挑战自己,虽然初始可能困难重重,但迈出坚定的步伐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销售是个磨人的行业,*的财富在于和人际关系网络。若想自立门户,首先要给自己定目标,并找准目标客户群。最重要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成功率会大大提高。推荐阅读《人性的弱点》等书,从中汲取智慧。
销售行业确实可以锻炼人,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只要用心去做,任何行业都可以锻炼人。成功的销售必须具备忍耐力、自控力等品质。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忍受失败和痛苦,正如“凤凰涅磐”般,只有经历煎熬和考验才能获得重生和升华。
有人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像销售业务那样能锻炼人。这主要是因为销售人员必须承受众多的失败和痛苦才能成功。身处市场一线的销售人员要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这些压力是身心累积而成的痛苦。每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都是经历风雨后才见到彩虹的。
三、沟通力在销售中的不可或缺性
沟通是销售人员的核心技能之一,包含两层含义。准确捕捉对方的信息,理解其真实意图,同时将自身信息也准确传达给对方。通过恰当的交流方式(如语气、语调、表情、神态等),使得双方能够容易达成共识。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达成成功销售的关键。有一次,一位销售主管与超市老板多次交谈,但对方始终拒绝我们的产品进场。面对这一挑战,我决定亲自出马。在与这位年轻有为的超市老板的交谈中,我采用了谦和的态度,我们只是聊天、交朋友、了解当地市场情况。长达三小时的对话中,我不断点头、称赞他的创业故事,最后他才同意让我们的产品进入他的卖场。这再次证明了沟通能力在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观察力在销售中的应用
观察不仅仅是简单的看看,销售人员的第一课就是学会“看”市场。这个看并非随意浏览,而是以专业的眼光和知识去细心观察,通过观察发现潜在的机会和客户需求。
销售人员应该具备一系列的能力和素质,其中沟通能力和观察力尤为重要。热爱营销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是基本前提。了解销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做好心理准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沟通能力是销售人员的生存根基之一,与客户沟通包括进货谈判、管理、促销谈判、价格制定和维持等各个方面。销售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营销知识体系,如公司情况、产品知识、行业状况等,并学习一些工作工具如SWOT分析等。销售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了解新兴营销知识和课题,如渠道看法、终端认识等。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工作,因此要在掌握基本营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和总结。现代营销中,创新是区别于传统销售的主要亮点,只有有价值的创新才能在营销中立于不败之地。
优秀的销售人员还应具备敏捷缜密的思维体系、良好的谈判运筹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销售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可以通过实践来克服沟通障碍,发挥自己的优势。
关于销售公司是否洗脑的问题
一些销售公司确实会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员工的观念和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公司文化和工作环境。这种培养通常会强调团队精神和个人成长,介绍成功的哲学和故事,鼓励员工坚持和努力。但这种培养并不等同于洗脑,员工仍然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最重要的是,公司应该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和选择,不强迫员工接受不符合其价值观的理念和做法。
第三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杰出人才们。他们起初都是销售员,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如今已经跻身公司高层,担任分公司的经理,年薪丰厚。这些人才曾经一年之间就从职业新人蜕变为分公司经理。公司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拓展业务,有志之士只要有能力,就有机会申请开设自己的分公司。
我们的公司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必须孝顺父母这一重要准则。员工们每月需向父母汇款600元,并将汇款截图提交给组长进行评估。未能按时汇款的员工将受到惩罚。公司还规定员工每天下班后要提交工作总结报告,每月还需进行一次全面总结,总结内容主要反映员工在公司中的成长、公司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每个规定和制度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每当有订单成交,我们都会敲击大厅里的鼓以示庆祝。公司还有早晨集体喊口号的习惯,强调重复执行的重要性。我们的工作成果都是基于老板的远见卓识和战略规划。
起初,我对这些规定和培训并不以为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这些培训对公司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公司强制要求的道德标准,如向父母汇款,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激励着每个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培训思想告诉我们,我们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这种理念成功地激发了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因为大家都不会怀疑这些基本的道德准则,如孝顺父母、勤奋工作、自我驱动等。
我要讲述的是在这种制度下,员工的真实状态是如何的。虽然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但大多数员工都会提前到达并延迟离开。他们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和达成自己设定的业绩目标的高压力,不得不加班至深夜。每天当众大声朗读公司口号的过程又给予他们新的能量和动力。这其中运用了一个心理学原理——人们有保持与承诺一致的潜意识驱动力。这会告诉他们是为了自己、为了孝顺父母而工作,不应该抱怨。
这就是我遇到的销售团队的真实写照。为了摆脱这种流水线式的工作,他们每晚都会学习互联网营销知识,追忆校园梦想。更多的人已经被这种制度彻底洗脑。我无法想象在公司年会上,当董事长发言时,台上的优秀业务员们泪流满面的一幕,那些泪水背后的心境是我无法理解的。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