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新思维培训
一、每个管理者都是创新发动机:
创新好像是老板的事,创新好像是销售部门的事,创新好像是研发部门的事。创新好像和普通管理者,和普通骨干,和生产部、和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和一线销售代表、和行政部、和物流部门无关,其实这个思路是错的。
颠覆式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里说过,创新是每个企业,每个管理者,甚至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我们都要用创新的思路,用创新的工具,用创新的头脑,来应对这个不连续的时代。创新不是一项深不可测的技术,而是一种观念。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本课程的理论起点。
就像诺基亚,倒下了,还不知道为什么,无法从传统业务的第一曲线,用创新思维,穿越非连续性,跨越到新业务的第二曲线。没有创新思维的管理者,只能在从众效应、在集体共识中,不断盲目执行,看不清方向。没有创新思维的个人,就像收费站里36岁的员工,被裁员了,才知道技能缺乏。企业需要坚定的执行者,更需要不断创新的“懒蚂蚁”。
这里说的创新,不是发明互联网、不是发明电视机、不是发明手机,不是底层的发明创造。这里说的创新是“熊*”式的创新:旧要素、新组合。就像摩拜单车用APP,用智能锁,用自行车,加上定位和支付等功能,组合式创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物种:共享单车。就像拼多多,用APP,用微信群,用拼团模式,在一片红海的电商市场,把低端需求和低端产品,组合式创新出一个,超越京东的电商企业。
就像公众号鱼大大,通过分享养鱼知识,吸引了50万养殖户关注,成为养殖行业的网红,再对接养殖行业的上下游资源。鱼大大从学习到连接、从连接到交易、从交易到金融,搭建起了养殖行业的生态链。
就像太平保险公司的员工郭琪,通过10个微信群的课程分享,带动了公司的5000员工,在微信群里一起学习PPT设计。就像东风汽车的电焊工老刘,录制了100个电焊视频在抖音上发布,让10个分厂的1000多电焊工,共享彼此的电焊知识,让电焊工作效率倍增。
创新无处不在,在这个非连续性的时代,人人都是创新者。在每个项目上,在每个领域里,在日常工作中,都要想方设法,用创新思维提高效率。本课程把五种创新思维,通过讲授和练习,让学员学会。
本课程是郝志强讲师的实践和思考,他是混沌大学创新院的领教,对混沌大学的高管学员们,开展创新思维训练。他也是培友汇的创办人,用创新模式,为企业搭建了线上学习的SAAS平台。本课程是他经验的积累,也是他的学习心得。
二、学员收获:
1、创新带来增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都要不断增长,不断进步,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应对竞争者的挑战。外部机遇能促使企业增长,但创新能让企业持续增长,创新是内功。
2、旧要素新组合:创新就是把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就像有限的基因,表达为丰富的物种。具体操作就要拆解核心要素,配合选拔机制,在能力圈内,不断探索。
3、四种创新模式:分形创新是所有创新的基础,本质上是“试错”和“找对”的过程。具体操作可以是破解创新、颠覆式创新、边缘创新,但任何创新都要发挥能力圈优势。
三、课程内容大纲 (1天或2天,每天6小时,工作坊或授课)
1、S型曲线、创新增长
A、企图心是创新的保证:生意还是事业;
B、S曲线式的创新增长:克里斯坦森、汉迪;
C、三种经典的增长模式:红利、管理、创新;
D、增长的极限点:突破极限点启动新增长;
解决问题: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增长是永恒的主题。可以抓住红利确保增长,比如改革开放、比如海外市场、比如政策调整、比如移动互联网。也可以靠高效管理确保增长,比如培训项目、咨询项目、干部培养、精益生产等。但最核心的增长方式是创新,创新才是企业不断突破的不竭动力,创新要成为企业的日常工作,创新能力是企业的内功。
比如:诺基亚被收购时,老总说:“我们失败了,但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智能机里的触摸屏、APP、大屏幕等,都是诺基亚发明。但诺基亚没有超越功能机,痛失智能机市场。
2、组合创新、做正确事
A、低成本的组合创新:旧要素、新组合(熊*);
B、拆解企业核心要素:供应链、客户、政策、技术等;
C、创新要在能力圈内:能力圈模型;
D、创新要做正确的事:*;
E、突破创新阈值:“越来越”效应;
解决问题:
怎么检验某个创新的做法,成立与否?首先要拆解企业的核心要素,用组合创新的思路,看有无剧烈变化的关键要素,再围绕这个要素,把其他要素组合起来,这就是旧要素的新组合。并检验是否有“越来越”的自增长飞轮,能突破阈值,创新模式才算成立了。
就像淘宝抓住了消费者,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这个关键要素,把买家和卖家重新组合。买家越多,卖家就越多,卖家越多,买家就越多,自增长飞轮成立,阿里不断投入资源突破阈值。
比如:比如链家CEO左晖谈到,真房源越多,客户关注就越多,经纪人就越多,经纪人来撮合真房源和客户,突破阈值后,链家公司就越做越大。公司是这样,具体项目也是如此。
3、分形创新、低成本试
A、传统“火箭发射式”创新模式:大投入大产出;
B、分形创新是不断低成本尝试: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C、连续性时代和非连续性时代:对比两种创新模式;
D、企业的容错能力:从试错到创新的循环;
解决问题:
越是大公司,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就越保守,很多人奉行安全第一,尽量少做事的原则,即便要做事,也是在领导的安排下,统一步调来做事,但谁能保证领导的安排是对的呢?
所谓分形创新,本质上是不断尝试,在不断试错中,发现相对靠谱的模式,确认能形成商业闭环了,再投入资源,放大这种模式。这样的创新模式,比传统火箭发射后,看结果的创新模式,创新的效果和效率,都会提高。传统创新是认为领导们是对的,再执行。分形创新是认为员工们在试错中,找到对的,再执行。
比如:比如传统企业海尔集团,用创客模式,发动员工自主经营,员工通过试错的方式,发现游戏笔记本市场巨大,于是雷神笔记本应运而生,开创了高端游戏笔记本的新品类。
4、边缘创新、避实就虚
A、主流市场的连续性创新:主流企业的强项;
B、边缘创新是错开主流市场: 农村包围城市;
C、边缘市场的三个评估:能力圈、发展趋势、竞争态势;
D、今天的边缘可能是明天的主流:王者归来:
解决问题:
创新者直接进入主流市场,争夺头部公司的市场份额,无异于与虎谋皮,难度巨大,应该从边缘市场开始。主流市场的头部公司,其实看不上边缘市场,因为即便全部拿下,短期之内,对头部企业的业绩,也无更多贡献。但这恰恰是创新者,发挥才干的地方。
从三四线市场入手、从小企业市场入手、从农村市场入手,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往往有奇效。
比如:比如华为拓展海外市场时,从亚非拉市场开始,这些都是思科、阿尔卡特、爱立信、朗讯等看不上的边缘市场,华为用新模式不断蚕食,积累经验,后来升级到欧洲主流市场。
5、颠覆创新、高性价比
A、高端颠覆式创新的做法:卖方案、卖体验;
B、低端颠覆式创新的做法:拼多多、小米;
C、技术终将过剩: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理论;
D、信息爆炸的社会:高性价比的简单产品;
解决问题:
颠覆式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说过,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终将过剩。看看我们身边的各种电器:彩电、手机、冰箱、微波炉等,你购买时被各种功能吸引,但使用时,却只用到简单功能,这就是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导致的性能过剩。
颠覆式颠覆式创新是找到某类用户的简单需求,用简化的低价产品,去满足这个需求。
比如:饱受诟病的拼多多,整合了低端的产品,去满足低端客户的够用、能用的需求,海量销售。然后向上整合供应链,不断优化,不断升级,3年上市,市值一度超越京东。
6、破界创新、打破认知
A、在认知边界内决策:认知通道;
B、破界创新是打破固有认知:突破组织心智;
C、四种破界创新的方法:自破、他破、跨破、问破;
D、低维认知升级为高维认知:降维打击;
解决问题:
每个人和企业,都有自己的认知框架,我们都是在这个认知框架里,做出各种决策。比如营销者认为,富人需要高价格和高质量的产品。比如管理者认为,管理者就是要监控下属的行为。比如某些老板认为,员工没什么好创意。他们对吗?
破界创新就是打破这种,头脑中固有的认知,升级对工作、对管理、对市场的认知到更高维度。简单来说,破界创新就是“重新定义”,重新定义产品、重新定义营销、重新定义管理。破界创新的本质是用未来的眼光,来看现在。
比如:比如滴滴当年用APP的方式,连接了出租车和出行者,让出行者方便打到出租车,重新定义了出租车。后来上线快车等,又重新定义了出行。滴滴就是在不断破界创新。
7、人人练习、个个见效
A、按照固定模板,人人准备PPT;
B、组内逐个分享PK演练;
C、组内优胜者面对全班演练;
解决问题:
学习的六个层面: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怎么证明他学会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分享出来,或让他实际解决问题,或让他教别人,这些都能做到,他就做到了综合的地步,就是真正学会了。
这个单元,可以在微信群里,可以在工作现场,可以在培训现场,确保每个学员都掌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管理者的新思维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