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兴良

丁兴良

大客户销售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销售技巧

工业品营销-突破工业品营销瓶颈

讲师:丁兴良   已加入:2508天   关注:769   


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有多种多样,改造提升、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等,林林总总,但是何种方式适合自身产业和企业的前景,许多企业难以选择。特别是中小工业品企业,陷入了“想转没方向、想升没本领,放弃又不甘心”的困境。从不少成功转型的民营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大致有以下五种转型发展趋势:

1、从价格转向价值

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350.8美元;但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摆针,它的价值居然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这就是价值的力量!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工业品企业仍然在靠“低成本产品”为中心的模式来获取利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成为“世界工厂”,长期以来产品的附加值极低。有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而2009年上半年,企业平均出口利润率仅为1.5%,同比下降6.2%。而现在随着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这种竞争优势已消失,中小工业品企业赖以生存的传统增长模式陷入了困境。要摆脱这一困境,企业唯有转型,从低成本战略走向差异化战略,实现拼低价格向追求高价值的转变。

中小工业企业要创造高价值,就要在价格之外赋予产品以更多的内容,比如说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等,实现技术链从低端向高端升级,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延伸,不断提高产品利润率和增强市场话语权。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实施“蓝海战略”,积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或服务,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变”,从而拓展利润空间。

2、从传统转向新兴

近年来,IT、风电、太阳能等一个个新兴行业声名鹊起,但广大的中小工业企业却仍然在传统制造业中苦苦挣扎,不愿迈出艰难的第一步。日前,工信部向社会公告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这表示国家今后将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新宠。工业企业必须紧跟国家的步伐,抢抓机遇,实现产业链的优化与延伸,推动传统制造业向节能、环保型等产业发展,以掌握新一轮的国内国际竞争主动权。

而且新兴产业具有市场前景好、利润空间大的特点,虽然前期投入较大、投资风险较高,但一旦成功,往往带来爆发性的增长和井喷式的发展。

3、从制造转向创造

中国一向以强大的模仿能力被称为“世界制造大国”,然而,不少企业的灭亡也正是因为这模仿能力,因为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倒闭潮”的出现正验证了这一真理。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创新,推出新的产品,才能保持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有关机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的企业,通常难以生存;低于3%的企业,就逐渐失去竞争力;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能具备领先的优势。所以,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对广大的中小工业企业来说,一下子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比较困难,但一定要成为科技型的中小工业品企业,只有这样,才有拥有高层次的竞争力。

4、从代工转向品牌

在工业品市场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价格的竞争手段,许多中国企业还能依靠什么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为产品的质量、性能等方面与国外的公司差异非常大,如果中国企业在“攻城掠地”中使用熟练的“价格战”一旦失灵,那么企业靠什么来获取利润?

国际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在谈及中国工业品制造业时,指出“对于高品质产品进入发达市场时,在质量、价格方面的控制力不大,中国企业需要从品牌上获得30%的利润而不是10%-15%的市场加工费”。无庸置疑,品牌产品可以卖得更高的价格,并且依旧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这就是做品牌的魅力。常发集团副董事长谈乃成一语道破玄机:企业塑造自主品牌的*价值在于,可以使企业进入“塑造品牌→提高利润→消化成本→提升品牌”的良性发展循环。

由此可见,品牌策略是工业品企业实现转型的有效途径,工业品企业已逐步进入到品牌时代。

5、从外销转向内销

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不少以外销为主的加工出口企业订单减少,风险大增,此时,外销企业若能转换思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向内销售,甚至向以内销为主的模式转型,可能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广阔空间。

工业企业将贸易产品转内销,不仅有利于满足本国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而且由于省去了很多出口环节,产品价格也更有竞争力。去年江苏胜大石油在外贸订单近乎为零的困境中实现逆势增长,正是大力拓展内销市场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上一篇: 市场竞争越激烈,团队协作越必要
下一篇: 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