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工具中的KPI,KPI全称是关键业绩指标法,诞生于一九八零年代,它的理论技术是二八法则,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提出的经济学原理,即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百分之八十的工作成果,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关键行为完成的,抓住百分之二十的关键业绩,就抓住了主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KPI就是遵循了二八法则的目标管理,聚焦于关注关键指标。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KPI逐渐进化为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工具,KPI的核心就是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关键业绩领域和关键业绩指标,从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到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再到员工的个人绩效指标,通过经营规划,实现层层分解,从而发挥出承接企业业务战略的功能,KPI的呈现方式可以简化为四个字,多快好使。比如销量多交付快质量好成本低,分别代表数量类、时间类、质量类和成本类指标,这也是工作成果量化的四个维度,每个岗位的KPI指标,基本都可以从这四个维度进行提取,同时针对目标管理存在的指标难以量化,过程无法衡量的弊端,KPI已经发展成为KPI加KO模式,即在关注关键业绩的同时,增加了对关键工作任务,也就是KO的关注,KPI主要反映部门岗位,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常规性考核指标,而KO主要反映不同阶段部门岗位的重点工作,是阶段性考核指标,KO的概念早于OKR,OKR本质上也是一种KO。目前来看KPI还是适用性最广的绩效评价工具,但为什么会有人说KPI过时了?主要是很多企业在实施时,没有掌握其核心精髓,把KPI当成简单的工作指标法的运用,表现为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与战略经营规划进行结合,难以发挥绩效管理的战略支撑作用。
二、缺乏员工参与,缺乏公司自上而下,对目标的共识。
三、抓不住关键成功要素,无法体现岗位的核心价值产出。
归根结底就是企业运用KPI时,还缺乏正确的理念指引,盲目的设定目标,又缺乏过程管理,从而导致绩效考核难以落地,这真的需要HR沉下心来,参与到企业战略经营过程当中,熟悉业务进而辅助业务,同时提升绩效变革管理的能力,进而把KPI从单纯的评价工具转化为企业经营实施的支持工具,只有这样绩效管理,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