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才培训,一些管理者易走两个极端,要么一掷千金,要么一毛不拔,这都是不可取的。
投入要适应需求,播种要收取“干货”。
培训成本控制就是费用控制,它包括固定费用控制和变动费用控制。
管控培训成本不能只顾看得见的成本,忽略了看不见的成本。
企业培训成本挖潜的重点,应在看不见的成本上,有效减少浪费。
浪费1):迷信大师,隔行如隔山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孙强总觉得员工培训不到位,甚至怀疑公司培训师的能力。
于是,他在网上搜索出几十个很有名气的培训“大师”,逐一进行筛选,最后选出三位评价度最高的“大师”。
通过多方打探,最后孙强斥资二十万元,将三位“大师”请到了公司。
“大师”们口若悬河地用员工听不懂的词汇讲着*管理理念。不可否认,这些内容的确新鲜,员工们都觉得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可是如何应用在自己的企业,大家却不知所用。
培训箴言:一些所谓的大师在讲课时东拉西扯,内容东拼西凑,学员听过后发觉什么也没学到。
实际上,即使是权威的名人,也未必能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配好药,至于行外的名人更是“隔行如隔山”。
因此,在选择培训师时,不要迷恋大师,因为他们有可能只是个传说。
悦达家纺2
浪费2):陈腔旧调,换汤不换药
于兴云在公司做内训师已经六年了,最近公司新开了一门营销创新的课程,由他亲自授课。
可是在培训的时候,很多员工总在下面嘀咕:
“于老师怎么又把这个例子搬出来了?纯属在这背书。”
“于老师当年可是培训界的佼佼者,现在就在这吃老本儿呢!”
“这哪里是营销创新,简直是浪费我们的时间,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给客户打几个电话,没准就签成一个单子呢!”
培训箴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与经验都有了很强的时效性与局限性,必须不断地予以更新和补充。
培训内容也要针对行业内的热点难点进行及时更新。让员工吸纳新知识是培训课程的目的所在,也意味着企业自身的管理升级。
保守、封闭,不能共享,只会浪费员工的时间、增加培训的成本。
浪费3):碎片时间,成本压力大
自从公司推行线上培训以后,集中的培训课程减少很多,这让化妆品销售公司的业务员很开心
终于可以不用经常坐在教室里听那些不想学的知识了。
如今移动碎片化见缝插针式的影响力,尽管提供了大量知识和信息
可是却弱化了员工对专业性培训和系统性学习的渴望,挤占了专业学习培训工具在移动端的生存空间。
培训箴言:目前,大多数企业类培训机构开发的移动端产品还是照搬PC端内容;
且内容多是通用型知识,形式只是相对单纯的APP软件,针对企业的定制还较少。
进行碎片化培训内容的研发,在内容、终端、接入环境、学习意图等多个层面的工作量将成指数级增长。
目前做移动学习培训的企业大多处在发展初期,很难拿出如此庞大的资金。
浪费4):盲目跟风,丢西瓜捡芝麻
宋远山是一个以“土八路”自居的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也深知学习的重要性。
一旦有什么新的理念横空出世,他总要去率先学习,然后带动员工一起学。
2003年,《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问世,在商界引起波动。
宋总自然不能错过新知识的学习机会,于是,全公司上下也都开始学习如何提高执行力。
《细节决定成败》、《战略决定成败》等书出版后,宋总又开始在公司上下大谈“细节”、“战略”。
学了这么多年以后,宋总深感知识太多,学不动了,员工也是身心俱疲,不知道下一次又要学什么。
培训箴言:“载不动,许多愁。”
执行也好,细节也好,对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不过这些理论目前并不能真正解决困扰中国企业的核心难题,
诸如,流程不畅、整体效率和效益不佳、研发缺少竞争力等等,它们都是企业的黑洞,但却不是*的黑洞。
因此,HR在培训之前一定要厘清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针对企业*的黑洞发力。
浪费5):师生错位,以老师为中心
每周一次的培训课又开始了,燃气公司的员工们懒洋洋地坐在下面,这次培训主要讲漏气维修、故障维修等内容。
有的员工对这些操作驾轻就熟,可是参加培训课又是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没办法,硬着头皮再听一遍吧。
培训箴言:企业培训要遵行生本主义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讲师不是知识的*来源,不是灌输,
而是学生的主导者,帮助学员找到知识,找到问题,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给学员提问的权利,让学员理性思考,思辨地学习,甚至和讲师辩论。培训不是讲师教了多少,而是学员学会了多少。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