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匠精神是全社会的需求。任何一个行业,要有高质量的发展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医生,要精心开好每一张药方,把每一个手术做到完美;教师,要精心上每一堂课,对每一个学生精准开展思想教育;银行职员,就要精心做好每一个细节,给每一个顾客满意的服务。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
(故)教堂的伟大建造者。何谓工匠精神?唤醒沉睡的匠心。大师凭天赋,工匠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手工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有人总结为,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
工匠精神的三大特点
【笨】“工匠精神”是一种“笨”精神。
(1)肯花“笨功夫”,偷奸耍滑练不出“真本事”
(2)勤勤恳恳,笨鸟先飞也可成雄鹰。
“笨功夫”练成“真本事”
【轴】“工匠精神”是一种“轴”精神。
(1)不急于求成,慢工更能出细活。
(2)功到自然成,熟能生巧才是精工巧技的秘诀。
“拗轴子”变为“大工匠”。
【苦】“工匠精神”是一种“苦”精神。
(1)扔掉“花架子”,假招式只会害自己苦。
(2)严格自律,从字典里删除“懈怠”二字。
寂寞“苦行僧”举杯“再相会”
核心--工匠精神不是口号:残酷的完美主义者,对*的追求;
二、工匠精神的三个内涵
【对产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99%提高到99.99%;
【对客户】耐心,关心,同理心------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对自己】专注,专心、专业,产品瑕玼绝不止步;打造行业第一。
运作--需求抓得准、自己逼得狠、管理盯得紧。
三、催垮工匠精神的5个硬伤----五种从业“心脏病”
1. 馍糊的目标----心态消极【心太懒】
2. 缺失的激情----标准低下【心太浮】
3. 消沉的意志----毅力衰弱【心太弱】
4. 迟缓的行动----拖延磨唧【心太赖】
5. 不畅的沟通----模糊不清【心太粗】
四、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1、工匠精神的三个纬度
【国家工匠精神】“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企业工匠精神】深耕细作,提升质量。
【个人工匠精神】认真敬业,一丝不苟。
2、坚守信念的“一根筋”思想
【信条一】咬定目标不放的简单;
【信条二】一条道走到黑的坚定;
【信条三】把事做到*的认真;
3、以业为大的“一件事”行动
【摒除掉杂念】多一分专注事半功倍。心无旁骛,一心盯紧自己的工作;
【耐得住寂寞】板凳能坐十年冷;十年磨得宝剑锋。专心致志一生只做一件事。
【经得起诱惑】功名利禄不动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做真正的职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案例:“寿司之神”告诉我们何谓职人;
【痴迷于你所做的事】
1.工匠不为钱而工作------热爱工作,胜过工作所带来的钱;2.把工作当“作品”而非“作业”;
【做不可或缺的你自己】1.问题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2.我能贡献什么——注重贡献;
【只有结果是真实的】1.用“结果”说话;(1.)做了≠执行;(2)员工:确认结果、承诺后果、创造成果;(3)领导:讲清结果、讲清因果、讲清后果。
2、为客户创造价值。
六、工匠之道的三个基本行为
案例:
【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浮躁】办事脚踏实地,绝不投机取巧。让每一个当下做到*。迷上你所做的事。
【做事专注持久,不急功近利】合理分配时间,做时间的吝啬鬼。要有十年如一日、反复磨炼方成器的信仰,把梦想当信仰,用信仰累积生命的厚重?
【我的产品就是我的人品】做优品精品,杜绝粗制滥造,胜人之处在于精微、要有不追*不罢休的气派,彰显你的人格魅力,让你的客户感动。
七、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
案例:稻盛和夫如何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 要谦虚,不要骄傲——谦卑之心
(3)要每天反省——吾日三省吾身;
(4)活着,就要感谢——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5)积善行,思利他——工匠精神就是双赢;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一辈子那么长,不能总把心思花在难过上。
八、工作必做于细,管理必做于简
【细节主义】(1)天下大事必做于细,(2)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启示我们如何*管理;(3)如何将工作细致到位。
【简单主义】(1)天下难事必始于易;天下难事必成于易;(2)漂亮的极简主义:看起来简洁、说起来简单、用起来简化——简约思维;(3)现地、现物、现实——三现主义;
【勤能主义】
第一、3个“不要“远离问题:
1不要等灾难发生后才开始重视;2不要等失误造成之后才后悔;3不要等问题成堆了才知道反思
第二、3个”万一“减少问题;多问几次“万一”
(故)我国进行氢弹试验前,有关专家向周总理汇报准备情况。在汇报投弹线路时,周总理提出:“氢弹万一投不掉怎么办?”专家们胸有成竹地回答:“不会投不掉,我们铺设了正常、应急、超应急三条投弹线路,并在推脱装置上安装了两颗燃爆弹,完全有把握投下氢弹。”但是,周总理仍表情严肃地继续追问:“万一投不掉怎么办?”专家们不敢大意,经过慎重思考后,提出了两套万一投不掉的特别处置预案。
投弹试验当日,周总理提出的“万一”情况果真发生了。指挥员按照当初特别处置预案,命令飞行员使用锁死装置,将氢弹牢牢固定,安全带弹返航。经过专家组4天4夜的紧张排查,终于查明事故原因。原来安装燃爆弹时,操作员出于好意,把弹架上的一个关键的小螺钉多拧了1/4圈,造成电阻过大,导致氢弹投放失败。原因找到后,爆炸试验很快圆满完成。
面对专家们信誓旦旦的保证,周总理那“万一投不掉怎么办”的质疑追问,尽管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至今还振聋发聩,令人深思。要想把工作做得完美,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把潜在的问题考虑周全,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掉以轻心。或许事情发生风险的概率很低,但风险一旦发生,就是100%的大事。工作中,我们只有多从最困难处着想,多问几个“万一”,多做几手应急准备,才能少些措手不及,创造出更多意料之中的精彩。(摘自2013年7月2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第三、7个”不放过“处理问题;
1、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不放过;2、找不到问题的责任人不放过;3、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放过;4、改进方法落实不到位不放过;5、问题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6、没有长期的改进措施不放过;7、没有建立档案不放过。
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